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买房贷款利率上浮什么意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买房贷款利率上浮什么意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商业贷款利率上浮是什么意思?
商业贷款利率上浮是各商业银行在人行发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每家商业银行上浮的标准都不一样,金融机构(城乡信用社除外)贷款利率不再设定上限。商业银行贷款和政策性银行按商业化管理的贷款,其利率不再实行上限管理,贷款利率最大下浮幅度为 10%。
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大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 2.3倍,贷款利率最大下浮幅度为10%。
个人住房贷款、优惠贷款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贷款,利率不上浮。
房贷利率上浮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对刚需打击最大?对全款买房的有什么影响?
在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全新定位思想指导下,房地产调控思想也在调整,在房子回归居住属性预期下,信贷政策收紧是必然的,也可以理解,似乎上调首套房贷利率是误伤了刚需。
对购房者来说无疑增加了成本,你向银行贷款不会太多,只能自己掏更多的钱。对炒房者有震慑作用,当然刚需也会退缩。一定会有人问,既然是打击炒房,为什么还要调整首套房利率呢?不怕刚需也受伤害吗?
这个该如何理解呢?我认为,唯一的解释就是,降杠杆的任务还很艰巨,仍需要防范金融风险,此前就说过要降低居民杠杆,遏制房地产泡泡化倾向。
刚需的范围太大,以前大家都能通过加杠杆买房,但如今政策有所调整,并不是所有刚需都可以通过贷款来实现买房,过去一些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也想借助刚需的名义入市,这必然会隐藏巨大风险。
此外,还有一点原因,控制房价的目标还是很明确的,如果不稳定房价,就谈不上其他,只有当房价稳定住,改变大家的预期,炒房者才能知难而退。
首套房贷利率上调,目的并非给刚需购房者造成真正影响,而是改变大家的预期,引导一些并不具备买房实力的购房者不要盲目购房,而应该选择租房等居住形式。
如果仅仅是提高了刚需的买房门槛,那一定不合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暂时对刚需的伤害实际上是对炒房者的打击,是对市场环境的净化,最终还是会反哺到刚需身上。当然我们知道首套房贷利率肯定不会持续增加,也不会太高。我们再来看看时下大力推进的共有产权住房和租赁住房,不正是对买不起房的人的一种保障吗?买不起房,国家帮你买,实在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乖乖去租房吧。将来人们的观念也会接受租房,到时候不是去被动接受,而是变成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房贷利率上浮虽然对刚需带来较大的打击,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只能两害要权取其轻了,虽然房贷利率上浮会加大刚需购房族的成本,对刚需购房族带来较大的压力,但这么做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一是有利于打击靠房贷炒房者,房贷利率上浮后,房产持有成本会大幅上涨,这对过去那些靠银行贷款炒房者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打击,让他们不敢轻易再贷款炒房;一旦房价下跌,他们就会血本无归,甚至会因房贷断供而走上绝路。
二是上浮房贷可以抵制房贷需要,这对当前居民加杠杆融资炒房必然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目前我国居民金融杠杆率普遍较高,很多家庭面临较大的负债压力,如果一旦遇到经济下行失业率提高,必然会有很多居民断供而还不起房贷,这样会加剧银行房产信贷的风险。而且,目前种种迹象表明,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也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若再不提高银行房贷利率而抵制房贷总需求,居民金融杠杆率会进一步提高,这样的结果是很危险的。今年1至4月银行信贷增长有百分六十以上投给房地产及楼市,这不控制怎么得了?
三是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提高房贷利率在于让房子真正回归居住属性,因为提高房贷利率可让那些买不起房子的居民不要盲目购房,将他们引导租房市场,这样既可让他们有房子住,也可激起我国的房租市场,并减轻居民的住房压力。
所以,作为中国居民应理解银行的苦衷,更要体谅国家宏观调控的根本用意,能够用全款购房就尽量全款购房,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去租房住,这样不会因为贷款过多而影响生活幸福指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买房贷款利率上浮什么意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买房贷款利率上浮什么意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