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市公司业绩什么情况下要提前预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上市公司业绩什么情况下要提前预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年报在什么情况下需提前预告?
只有年报重大变化才需要强制公告业绩预告
其中当创业板上市公司预计年度经营业绩或者财务状况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会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进行业绩预告:
1、净利润为负;
2、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
3、实现扭亏为盈;
4、期末净资产为负。
上交所的上市公司预计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进行业绩预告,预计中期和第三季度业绩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业绩预告:
1、净利润为负值;
2、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3、实现扭亏为盈。
上市公司出现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且以每股收益作为比较基数较小的,经本所同意可以豁免进行业绩预告:
1、上一年年度报告每股收益绝对值低于或等于0.05元;
2、上一期半年度报告每股收益绝对值低于或等于0.03元;
3、上一期年初至第三季度报告期末每股收益绝对值低于或等于0.04元。
4、本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上市公司提前预告标准?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应提前预告重大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 上市公司有关重大资产重组的重大事项;
2. 上市公司有关重大计划、重大许可取得的重大事项;
3. 上市公司有关重大关联交易的重大事项;
4. 上市公司有关重大对外投资、重大投资和重大战略合作的重大事项;
5. 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变动情况属于重大事项的;
6. 上市公司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在上述情况下应提前15个交易日预告,但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和程序。同时,上市公司还应在预告后立即向证监会报备,并及时在公司网站和披露渠道进行公告。
上市公司预计年度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预告:
1、净利润为负值;
2、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3、实现盈利,且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
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5、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6、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公司预计半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前款第1项至第3项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半年度结束后15日内进行预告。
什么情况下要提前出业绩预告?
公司在公告财务报表之前,有时候需要提前发布业绩预告,以向市场和投资者透露公司的经营状况。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下需要提前出业绩预告的原因:
1. 突发事件:公司遇到大型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或其他突发事件,可能会对业绩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及时向投资者披露此类情况,需要提前出业绩预告。
2. 业绩突变:公司在财务报表公布前,出现了业绩增长或下滑等变化较大的情况,需要提前出业绩预告,以避免股价波动或传言蔓延。
3. 股权变动:公司管理层或主要股东变动,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产生影响,需要提前通知市场和投资者。
4. 合并收购:公司进行其他企业的并购或重组,如需提前披露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业绩预告的方式向市场和投资者透露有关信息。
总之,提前出业绩预告的目的是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同时也能够规范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提高对外透明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市公司业绩什么情况下要提前预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市公司业绩什么情况下要提前预告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