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gdp是怎么统计出来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gdp是怎么统计出来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GDP是怎么算的,是不是能够反映出全国人民的总收入?
我国2021年GDP国民经济总量已经公布,达到了114万亿人民币,是否意味着这些财富都是分配到居民的手里呢?显然不是。我国目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占GDP的经济总量的40%以上,相比于发达国家接近或超过70%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个需要随着我国的创业结构继续向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第三产业和高附加值传统产业发展才能够让居民在GDP中的比重更高。
GDP的计算有三种方式,也就是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
(1)生产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2)收入法: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3)支出法:GDP = C + I + G +(X-M)
最直观的还是收入法,工资是全部归居民的收入范畴,而利息、租金是企业和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折扣费用主要还是企业和政府,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主要还是政府的一进一出。
我们如今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约40%以上,那么100万亿就是40多万亿。可要是未来可以把可支配收入占比提升到70%,那么在100万亿不变的前提下,也可以让居民收入提高50%。
因此,看居民的收入不仅要看GDP总量因素,还要看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更要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同时不要忘记的还有一个参数——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和服务的水平。唯GDP已经不是核心目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增加就业人数、提升可支配收入占比和高科技产业水平才是重中之重。
GDP如何进行核算?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
生产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核算公式:GDP=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收入角度来反映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国民经济各行业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核算公式: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核算公式: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理论上,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果应当一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统计误差,统计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允许存在。
全国,各省的GDP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感谢邀请!
通常情况下,GDP大概的算法主要是消费+投资+出口,出来的总和就是GDP。GDP的计算细分的话有三种方法的,一种是生产法,一种是收入法,还有一种是支出法。
生产法主要是把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进行相加,出来结果就是GDP。
收入法就是把各个生产要素进行相加出来的结果也是GDP。
支出法就是把全社会的各类货物和消费的支出相加出来的结果就是GDP。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回答,从县到市到省的各个数字相加后,就出来了全国的GDP。
至于哪个省是用那种方法算出来的,笔者不得而知。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GDP是如何计算的?
GDP所代表的意义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范围是指在大陆的范围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工厂或者住宅),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经营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企业或者用户。GDP核算范围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企业和个人所创造的价值,包括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总和,然后进行相加。
计算公式如下:
增加值 = 总产出 - 中间消耗 。
GDP = ∑各行业增加值
收入法:
企业和个人所创造的价值终归会分配。就一个企业来说,其一年的利润要分为:工人工资、上交的税款、固定资产(房屋厂房等)以及公司最后剩下的净利润。将这几种相加,也可以得到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计算公式为:
GDP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支出法,居民和企业赚来钱得花,不然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无法生存下来。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消费支出累计相加,也可以得到GDP总值。
计算公式为:
GDP = 居民消费
+ 政府消费
+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存货增加
+ 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数字应该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统计方式的不同,统计范围为整个内地,基础数据众多难免会有所误差,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来的统计数据往往并不一致。
意义:
GDP统计就和太空卫星对整个地球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一样,他可以告诉决策者整体经济情况是好是坏,是萎缩还是通胀,从而令决策者做出合适的判断和举措。没有天气预报,明天的出行计划怎么安排呢?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流通的经济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重要经济指标。一般来说,一件商品从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到工厂的生产,再经过市场上销售,在这个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是要记入GDP中的。大部分经济体都是这样算的,当然也有不太一样的地方,比如我们国家就没有把农村私人建房的费用,私人家政从业人员的收入等记入GDP。.而在西方国家都是记入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gdp是怎么统计出来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gdp是怎么统计出来的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