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以贷还贷会有什么后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以贷还贷会有什么后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以贷还贷违反什么规定?
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禁止以贷还贷、所以以贷还贷并没有违反规定。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九条的规定,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以贷还贷是一种民事行为,所以不构成任何违法,更没有违法国家法律。但是,以贷还贷的后果,在实际生活中,给借款人会带来很大的危害。面临高额利息,逾期影响,巨额负债。
银行如果查出以贷还贷会怎么办?
首先,银行在贷款之前肯定要调查贷款用途,只有符合贷款条件的才可以发放贷款,如果你用欺骗的方式取得银行贷款,在贷后管理中发现贷款用途不符,银行可以按挪用贷款或贷款用途不符为理由提前解除合同收回贷款。
若借款人不归还贷款,银行可以起诉法院执行,甚至可以按骗贷起诉客户。以贷还贷是绝对不允许的。借新还旧或者展期都可以。
一般来说,最严重的就是需要提前还清贷款,用户将贷款还清后就不会有负面的影响。至于其他的惩罚,后续按时还款,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总而言之,用户的贷款资金最好不要违规使用,只要是违规使用,那么银行就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来进行处罚。
什么是以贷还贷?
以贷还贷是借款人用一银行贷款归还另一银行贷款的一种行为。银行贷款的目的,主是为了支持企业生产发展和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周转等,因而借款人的还款来源主要应是企业的新增利润、生产经营周转收入等,一般不应发生以贷还贷的情况。
但在实际中,客观上存在需以贷还贷的情况,如借款人转户,以一家银行的贷款归还另一家银行的贷款等。
“以贷还贷”是指金融机构与借款人约定以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的行为,在性质上,“以贷还贷”属于民事行为。
笔者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庭推精要》关于“以贷还贷”定义的确立,性质的界定及其构成要件的表述准确、全面,应当成为认定“以贷还贷”行为的基本依据,作为人民法院审理“以贷还贷”案件的指导原则。
以贷还贷的案例?
以贷还贷就是把自己推向深渊的一个开始,一代还贷,就是比如说第一个贷款要还了,但是找不到钱来还,就去申请第二个贷款,用第二个贷款贷出来的钱去还第一个贷款,然后呢,到第二个月第一个贷款和第二个贷款都没有钱还的情况之下,又去重复申请贷款,来填第一个贷款和第二个贷款的一个窟窿,这样子利滚利滚下去,基本上的话呢,会越还越多
以贷还贷和借新还旧的区别?
区别:1.含义、2.用途、3意图三方面的不同。
1、含义不同:以贷还贷是在已经有一笔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凭借信誉和担保继续贷另一笔贷款。而借新还旧通常是指原贷款不能按时偿还,另外借一笔贷款来归还原贷款。
2、用途不同:以贷还贷的贷款用途和原贷款基本相同,而借新还旧的用途主要是归还第一笔贷款。
3、意图不同:以贷还贷是借款人想继续获得贷款,借新还旧是商业银行为了收贷任务完成、弱化即期贷款风险提出的。
性质不同:以贷还贷是银行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做出调整的过程。
借新还旧是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后不能按时收回,又重新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行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以贷还贷会有什么后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以贷还贷会有什么后果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