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个人养老金和个人存款的区别在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个人养老金和个人存款的区别在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个人能往银行存养老金吗?
个人肯定是能往银行存养老金的。我们知道,国家为保障退休人员本人和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在依法办理退休后按月发放养老金,也就是常说的退休金。可见,养老金是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和款项,其所有权和支配权当然也就是完全属于个人的。
如果是除了日常开支外,或者是为了以后住院看病,或者是为了存入银行得到利息,都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来进行安排和使用,个人当然能往银行存养老金了。
个人是不可以往银行存养老金的,个人往银行存钱,只能是在个人名下存的存款而养老金是要交给养老中心统一管理的,而且交养老金必须是要交够15年以上,等达到退休年龄以后才可以领取个人的养老保险金,交养老金之前必须要有个人的统筹账户,也就是个人的养老账户,所以个人存在银行的钱不是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银行存款?普通老百姓需要参加吗?
个人养老金制度当然不等同于银行存款。
什么是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新兴的一种养老制度,按照国家的规定实施个人账户制。
个人养老金必须到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才能提取。银行存款是随时都可以提取的,只不过会有一定的利息损失。
个人养老金可以享受到税收优惠。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目前,我国劳动者中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数不超过1亿人。而我国就业人数约7.5亿。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要纳税还不确定,至少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个人养老金设立资金账户,一般是在具有资质的银行或金融机构指定的银行开具,与个人养老金人社系统账户是唯一绑定的。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的资金,可以用来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的金融产品。可以说个人养老金的资金也可以用来进行存款,但说实话收益低。
如果想实现快速保值增值的话,还是购买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公募基金好一些。特别是年轻人,距离养老时间长,风险承受能力大,可以购买股票型基金。
个人养老金的可以购买的金融产品,是经过国家规定筛选的,运作安全(不是保本保息)、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银行存款是侧重于短期保值)。
普通老百姓是不是需要参加?
普通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性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没有强制性是完全自愿的,缴纳多少也是个人自由选择,但是每年不超过12,000元。这实际上是为了限制高收入人群过度避税,设定的标准已经是非常低了。
说实话,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也会为自己的养老考虑积攒一部分钱。但是这一部分钱经常和其他生活资金、应急资金混到一起,没有详细的规划。经常会出现被动用的情况,最终到老年以后养老积蓄很低。
看看银行去年以来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利率普遍在5.8%~8%之间。远远高于我们日常的理财3%~4%的收益,银行存款甚至更低。这仅仅是5年期的养老理财产品,如果是以10年、20年以上的长期理财,业绩比较基准利率自然会更高。
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侧重于长期保值的,个人确实有必要参加。但是必须要转变思想,个人做好长期规划,越早参保,收益才越高。这需要改变人们的金融理财意识,需要慢慢的来了。
个人养老金是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它可以由保险公司销售,也可以由银行销售,也可以由证券公司销售,具体要看它们的底层资产是什么?
有固定收益型的产品,也有浮动型的产品。看你自己的主动选择能力,看你能接受多大的亏损,你希望获得多大的回报?
证券型的产品如基金,可以参考历年发行的养老型基金的收益走势,看看平均值。
银行理财也是净值型的多,打破了刚兑承诺,亏损也要自己承担的。
保险公司发行的也看产品形态如何?是固定收益型的,还是保最低收益的浮动型产品?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上,要看清楚。
每年12000元交费也不多,对不能免税的普通人也可以选择其他产品,对于高收入人群也是毛毛雨,相当于强制储蓄,还是看自己情况和需求买吧!
我国在走向老龄化深度,基本退休金也不高,想晚年生活幸福无忧,还是要早规划早打算的,先保障后储蓄,做好资产配置。
你倾向于选择哪类产品呢?钟爱保险理财,欢迎分享你的想法,谢谢!
个人养老金才是普通老百姓最重要的保险。既然是普通老百姓,相信你的财产收入更普通,即是有资格享受社会养老金待遇,同样不会高。建议普通老百姓还是积极参加,或许个人养老金是普通老百姓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你好:
建议等具体政策出来再说。现在关于个人养老金的官方消息不多,能确定的只有三点:完全由个人承担;不能提前支取;每人每年最多缴纳12000元;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定期的、不能提前支取的理财产品,但是利息多少、亏损怎么办都还没有公布,再等一下吧。
不过可以想到的是,因为属于“国家队”操盘,应该会比市面上其他的要稳健很多。
养老保险,本就是要按规定交费,达到社保要求,办退休,可领养老金,作为生活保障。银行存款,是个人自愿存。把暂时不用的钱,存进银行,存多存少,个人自愿。用钱时,去取出来,就可。如果,个人生活不愁,不愁钱,不愁花费,交不交养老保险,自己决定。但要明确,交了养老保险,才有领养老金资格。
存款30万退休金多少?
退休金可以达到6000多元。
因为,社保费缴纳是以当地的现在的社会平均工资28%。单位交20%,进入社会统筹。
个人交8%进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余额30万,单位应该交75万,合计105万。平均每年交社保3万左右,是标准基数1.68万。180%,帐户工资应该是2200元,基础工资应该是1800元180%是3400元,过渡期9年养老金500元。合计6100元。
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办理退休,男性退休年龄是60周岁。退休金能拿多少与退休时间,工龄和养老保险缴费有关,假如该职工在2022年退休,工龄42年,个人账户余额是30万元,每月能拿退休金11000元。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利息能领吗?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利息是不可以取的,因为养老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一年一计息,计息计入余额账户.账户金额是无法提前支取的,社保不是银行,不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你是取不出来的。只有到了退休年龄的时候就一起算到退休金里面了。
退休后,有20万存款和有每月1500养老金的人,谁过得舒服?
应该是每月1500养老金舒服。当然了,20万存款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特别是退休的老人家庭里,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单说利息,每年也近六千余元了,足够生活的。但相对于每月1500元养老金,却是有点儿见拙了,为啥呢?其一,按现金算,有养老金的每年是18000元,而20万存款的每年要拿出12000元。这样算下来,不超十二、三年,存20万的就花光了。结果一目了然。其二,心态不一样,同样去消费,存20万的总有一种坐吃山空的感觉,钱会愈来愈少,而养老金的会月月有收入,消费起来,或许会随心所欲,心里会默默地念叨着,马上到钱了。哈哈哈,舒服,真的是舒服!这是笔者的一点拙见,这只是理想的想法,真正舒服的并不是金钱所能左右的,关键是心态,对生活的一种向往才是最舒心的!
都不会过的很舒服,仔细分析一下,相信大家都会认可。
奋斗一辈子,存了20万元存款。而这笔钱存在银行生利息,每年8000元,分配到每个月六百多元。只能勉强保证最低基本生活,这肯定不会幸福舒适。还得有前提是20万元,存款定期还不能动。
每月有1500元退休工资,相对会好一点。在保证最低生活情况下,每月挤出八九百元存起来,每年能存1万元。随着国家对最低工资调整,还会有希望逐年增高,这比只有20万元存款更有保障。
但是全部归纳起来,都属于最低生活水平,挣扎在最低生活保障边缘。更悲催的是还不能生大病,那将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步回到解放前。这样生活是很脆弱的,没有一点风险安全保障。
这也是当前大部分人们生活担心的,即使是一些所谓中层阶级,即有房有车有存款一大部分人。这也是他们说担心的事情,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的返贫。
比如因病致情,交通意外致贫,投资风险致贫等等。这就要社会有一个,完善可行的社会生活保障体系。比如社会医疗保障。社会住房保障,社会生活保障等等。
建立起共同抵御生活风险,和社会保障体系,这才是人们和社会需要重视和努力的。
怎么说呢?如果你是一个会理财的人,我觉得20万也能够让你过的舒舒服服,因为钱能生钱,如果你没有一个会理财的头脑,那么当然,每个月1500的养老金,更能让你过的踏踏实实的,虽然这点钱真的并不多,但是也足够日常的开销,所以我觉得,过的舒服不舒服,主要看人吧。
两者可能都不会过的很舒服,因为有20万存款,每个月的利息也没有多少,也不过是几百块钱,根本就没法生活,有病了,这20万的存款,也会很快就会花光。1500块钱,这个日子虽说有一点紧吧,但是省一点儿,每个月的生活也还可以。如果生病了,那就钱就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两者都不会过的很舒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个人养老金和个人存款的区别在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个人养老金和个人存款的区别在于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