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互保分摊金额怎么收 京东互保分摊金额怎么收费的

小编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京东互保分摊金额怎么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京东互保分摊金额怎么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线一天就下架,京东互保触动了谁的利益?

京东互保分摊金额怎么收 京东互保分摊金额怎么收费的

真替东哥惋惜,本来有望“颠覆”传统保险行业的,现如今京东互保仅上线一天,就“被迫”下架,本来我还想过两天给家里老人买呢,看样子是没有机会咯!

京东互保的优点

要想知道京东互保触动了谁的利益,我们从京东互保的主要卖点就知道了。我个人觉得京东互保要比阿里相互保,保障功能更全面、且费用也更低!

最低0元即可加入,更高的赔付、且投保年龄更广:京东互保的投保年龄在30天~70周岁,足足比阿里相互保要高出12周岁;且最高赔付金额能达到33万元,比阿里多出3万元!

保障范围更广,不仅包括了100种重疾,还保30种轻疾。而阿里相互保只保障100种重疾而已!

设定年分摊上限,且无出险不用分摊任何费用。阿里的相互保被很多人诟病最多的就是,一旦有人患病出险,其他人会分摊掉相关费用,但是出险的人次越多,每人分摊的费用就会相应的增加!而京东互保,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一个年分摊费用的上限,超出部分由保险公司承担。这个无疑是打消了很多人的顾虑,已经推出就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度!

京东互保触动了谁的利益

这一点其实就是有点“明知故问”了,相对于传统的重疾险,保障范围相差不大(甚至更广),只需每年最高几百元(无出险时费用更低)就能享受30万重疾+3万元轻疾的保额。相对于传统重疾险,动辄几千、上万元的保费,你说这是动了谁的“奶酪”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东哥和马云在国内的能量还是相差很大啊!阿里的相互保可以顺利上线,截止目前已经有近2000万人加入。而京东互保上线仅一天就下架,虽解释说系统正在优化升级当中,但中间的故事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啊!

总之,京东很“窝囊”,产品仅上线一天就下架;普通老百姓很“无奈”,这么好的保险产品竟然已经买不到咯!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

京东是和阿里不能比的!

阿里能碰的京东不一定能碰,反之京东可以碰的,阿里都可以!

保险行业和银行是一样的,不是你说动就动的,做保险背后是银行,除了马老板能跟银行形成多层商业利益关系!,所以属于互利,而京东不一定做的到!

再说大家现在说京东双十一做了1500多亿,阿里做了2135亿,量差不了多少!其实差了很多,京东1500多亿是7天的量,小爆发,而阿里是一天的量,拿前100亿的销售额比较,时间错的不是一星半点!可想而知阿里的服务器多牛逼!


上线一天就被迫下架,“京东互保 ”触动了广大“保户”的利益了。金融安全乃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如果出现“低价竞争”,很可能无法保障用户的利益,最后使得市场没有赢家。

有很多财经界人士,将“京东互保 ”下架归咎于国家保护“传统保险业”,这是明显带有偏见的过激言论。这些年,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开放还少吗?前几年的“余额宝 ”,今年年初的“众安保险 ”,都是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麾下的产品,国家根本没有禁止其发展。

相比较传统保险,“众安保险 ”的百万医疗险的性价比更高。但是,“众安保险 ”已经在香港上市,具有较强经济实力面对客户的理赔。如果未经审批的“保险公司”遍地开花,并陷入恶性竞争的状态,将来公司实力无法支撑,倒霉的还是广大的保户。

保险行业还是需要国家统筹安排。即使国有保险公司都传出理赔纠纷,何况没有相应专业基础及经济基础的“独角兽”公司,就能够保证客户的利益不受侵犯了?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顺祝周末愉快!

感谢邀请!

  • 京东互保上线仅一天,就悄然下架,在京东的页面显示在修复。其实不止简单的技术测试修复那么简单。有人将此次下架的主要原因归责于这个产品触动了传统保险公司的利益。受到了各方的投诉。

  • 这个原因我们大家也不是很清楚。但是马云阿里巴巴旗下的众安保险也是触动了传统保险公司的利益。可是众安保险不仅上线了,而且还在港股中上市了。从安保险也是BAT共同参与的一个公司。顺利拿到险资的牌照。如今在支付宝页面内都可以直接购买了。比传统保险公司确实有一定的优势。我有几个朋友就是直接在支付宝上面购买的保险。
  • 相比众安保险,京东互保估计是公关方面没有马云做得好。没有协调好各方关系就主动上线。因此有人投诉也是正常的。这方面刘强东比马云还是差了一点。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京东金融与众惠相互共同推出的“京东互保”,其实与阿里的“相互保”一样,没有啥区别,不得不说东哥跟风马总的步伐果然够速度。

其实自从互联网公司推出“相互保”这类产品以来,监管部门已经收到多家传统保险公司投诉电话,不仅京东的被下架,根据今天的新闻报道:阿里“相互保险”据传也在监管的约谈对象之中。对此,阿里系公司信美相互回应财联社记者称,公司积极向监管进行汇报,目前相互保暂时还保持的正常运行。

什么是相互保?

或许还有人对“相互保”不了解,我们就稍微在说一下,“相互保”是近期阿里与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联手面向蚂蚁会员推出一款产品,这款互助型类重疾险保障服务对芝麻评分650及以上蚂蚁会员(60岁以内)免费开放,在他人生病时参与费用均摊、自己生病时一次性领取30万(40-59岁可领取10万)的保障金,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600万人参保。

“相互保”作为一个相对创新的保障服务,受益于“0费用”的低门槛及支付宝的渠道优势得以快速推广,不过由于其较低的保障金额(39岁以下30万、40-59保障金额10万)及较短的保障期限(60岁后自动退出),我认为“相互保”并不能成为传统重疾险的替代产品、更多是一个补充及前期教育用户的过渡产品。

不过无论如何,“相互保”毕竟触动到了部分群体的利益,所以受到举报也就正常了,所以被监管约谈的也就理所当然了。目前保险监管部门表示已经对这种新模式创新保持高度关注,正在对此进行调研,但尚未给出明确的监管意见。

阿里的“相互保”因为已经实际存在了,且用户数众多,无法轻易裁撤,所以目前暂时还正常运营,而京东的“互保”毕竟刚要上线,用户量少,所以暂时被下架了,未来待监管政策明确后,如果可以肯定会在上架。

总结

保险作为一类特殊的保障型产品,价格只是其中一个考虑因素,作为投保人,我们更多要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契合自身需求的保险产品。

很多人都有加入e互助,我想问下e互助合法吗?

e互助建立运营了4年多,运行经验很丰富。作为开创者,e互助确实比相互保和京东互保及其他一些互助平台要更稳健专业。我觉得后来的互助平台在运营模式上多多少少都有e互助的影子在。

对于京东推出的“京东互保”这个保险,你怎么看?

谢邀:

对这些事不是很了解!不过觉得这必定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一件事!家穷人,残疾人,老年人,让人人都能看得起病!只要别给老姓收费太高,别弄的这头收老百姓的钱,医院各项不合理的费用在猛涨,这样的保不如不保!必须给医院的各项费用降底下去才行!!

谢友邀请,对于保险这一块,不用管哪种保险,个人因为都是无力不起早的思想。往往都是入的时侯说的这保那保,但是,真正到了事处,就不像入保险时说的那样了,因为关系到本身利意,能省就省。从有保险到现在,不知有多少人为了保险而哭脑,何必哪。真的不如把钱存银行,遇到事情提出来关用,还不用生气。

京东互保,保证也好不了哪里去,可能也是骗你沒商量。

互保中国早就有了,这该死的曰本鬼子,互保意思是命长的把命短的吃掉,也像赌博,毫不怨言,当然是命长的会算,这样的赌注才有意义,有的腿像柱子,以为是长命百岁,从前人讲,千金难买老来肥,有的像枯木,有的人说,不用几两米都可能归西了,有的说:不知黄叶落,还是青叶退,各有陈词。

未来市场很丰满,现实基础很骨感!没有《保险法》与保监会的加持,我认为近期是不可能成功。即是区块链,分式记账等技术再完善也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只能停留在少数群体里(相对于保险大数法则的基数),还是不能与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保险相抗衡,更不用说短期内形成科学的制度保障与安排!

谢谢邀请。京东的互保。并不是首创。最早出现的,是支付宝的相互保。只要芝麻分达到650分以上,就可以加入。每个月的14号和28号,进行支付是自动扣款的。相当于每个月你只出两分钱,每年只需要出0.24元。就可以得到终身的保障,是一次性30万元的疾病保障。这是互联网保险的一大创新,它颠覆了传统的保险业,抢了传统保险业的饭碗。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支付宝是在玩哪样?

2018年11月27日,支付宝发布公告,宣布“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

一字之差,原来的相互保本来是保险和支付宝的合作,也宣布解散了,信美人寿退出相互保,升级后的“相互保”由蚂蚁金服负责运营。

升级后的“相互宝”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保险业务,而是一种困难互助服务,按照支付宝的说法,用户加入“相互宝”,先享保障后参与费用分摊,“一人生病大家出钱,守望相助”。这算是一种原始的互助服务,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保险服务。

升级后的相互宝,给用户提供了不小的优惠,我们一起来看看。

1、限定了用户分担额度

每个用户在明年,也就是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的分担费用限定在188元,如果互助资金不足,将由蚂蚁金服承担多出的费用。这个还是很暖心的,起码参加互助的人心中有底了,一年最多不超过188元。

2、管理费用下降

信美人寿退出后,支付宝也让利给客户,把原来10%的管理费用下降到8%,这一点也是值得赞许的。

3、取消最低人数限制

假如参加“相互宝”的人数不足330万人,计划不会被解散,相互宝会为参与者提供一年的大病保险。

4、给2018年的用户一个小补偿

凡是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加入“相互宝”的用户,在2019年1月31日之前的发生的互助费用,由蚂蚁金服全部承担,不让互助用户分担了,相当于让利10%-20%。

从这次的“相互宝”所谓升级看,其实是相互宝业务方式变更之后的一次调整和补偿。通过这次调整,蚂蚁金服承担起了互助组长职责,对互助用户也进行了适当的经济安抚。应该说支付宝还是非常有担当精神的,用户的基本权益没有因为监管而受损失,反而得到了更多实惠。

共享互联网金融红利,欢迎关注互金直通车!

“保”字变“宝”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支付宝的意图很明显:

1、刻意淡化相互宝的商业保险属性,合规化运作;

2、对标“余额宝”和“支付宝”,将其打造成宝宝系列中的另一重要产品;

3、撒币撒福利,与微信的“全民保”进行抗衡,二马相争升级;

刻意淡化这款产品的保险属性

相互宝,本质上就是一款商业互助保险,此前对接的是信美人寿的一款“大病互助保险计划”。

但最近银保监会约谈了信美人寿,称旗下互助类保险涉嫌违规,因此信美不得不停止运营这款互助保险,因此蚂蚁金服方面也只能终止双方的合作关系,并暂时由蚂蚁金服方面负责运营。

升级之后,保险的保字被替换成宝,可视为蚂蚁金服方面做的一个表态,即淡化产品的商业保险属性,以一种偏向福利性质的“互助计划”形象示人,同时力争完全的合规化运作。

但是互助保险本身,在法律上就存在一定的“灰色区域”(不然信美也不至于被约谈)。

虽然改了名字,但相互宝在本质上依然属于一款互助类保险。

所以未来,不排除蚂蚁金服方面还会与持牌的保险机构合作,以“拿牌照”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相互宝产品的合规程度。

对标余额宝和支付宝,打造保险神器

支付宝是阿里的支付神器,余额宝是阿里的理财神器,如今同样升级为“宝”字辈的相互宝,能否成为保险神器?

至少,蚂蚁金服的野心还是挺大的。

一款产品的名字,对于产品给用户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而宝宝类产品已经深入人心,容易给人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显然,相互宝的名字更容易与客户产生亲近感。

撒币,正面对抗腾讯的“全民保”

实际上,就在10月份相互保推出之后,腾讯方面就加大了旗下“全民保”的推广力度。

就个人来看,其实腾讯的全民保比阿里的相互宝更划算,因为全民保门槛更低、价格也更低,关键是健康告知条款只有一条,真正做到了普惠。

不过,腾讯的全民保并不是谁都能买,他们采取定向邀约制。

或许是感受到了来自老对手腾讯的压力,阿里迅速做出了反映。

毕竟,双方这几年的主战场,除了支付领域,就是金融和保险领域了。

这次相互宝的升级,可谓是实打实的降低用户的负担,我们简单缕一下:

1、保费188元封顶:

原先的相互保用户,是无法预估自己每个月要交多少钱的,外界给出的测算,从一两百到四五百都有。这次升级之后,保费封顶188元,用户这下子就心里有底了,可以做好保费的规划。

不过,根据前合作方信美人寿的预估,首年每个人分摊的保费约在100~200元之间,所以188元这个价格,也就是预估价格的上限,谈不上能便宜多少。

2、低于330万人,互助计划依然生效

这点应该赞一个。之前相互宝规定,如果参与人数少于330万,就有权终止互助计划。

这一条被用户广为诟病。大家担心我交了钱了,但参与互助的人数一旦低于330万人,大家的保障会突然消失。

如今,就算是不足330万,大家也不必担心保障条款失效了,至少明年不必担心。

不过,我倒是觉得第一年人数就低于330万的概率非常非常低。

首先,大家都是爱尝鲜的嘛,加入进去看两天又不收费,先入了再说。

其次,目前相互宝人数已经突破2000万了,几乎是330万下限的6倍,其中不少人都有投保的刚需,所以人数不大可能在一两年之内人数回落到330万之下。

3、管理费从10%降低至8%

现在不是都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吗,虽然这句话优点夸张,但目前大部分的金融、保险中介平台,管理费一般也就收5%~8%。

从这点来说,管理费降到8%是正常的,之前的10%确实有点太高了。

关键是,降了管理费之后,大家每期分摊的金额也会相应降低,相当于给用户进一步减负。这一点,从保费分摊的公式就能看出。

每期分摊金额= (保障金 + 管理费)/ 分摊成员数

虽然相互宝已经做出了升级改进,但我们还暂时无法对其有一个全面的判断。

这是因为,按照相互宝的保险条款,用户加入之后有3个月的等待期。

按照相互宝10月正式运营来算,至少在明年1月,相互宝的首期出险名单、出险率、总分摊保费、人均分摊保费等关键数据才能出炉。

相互宝究竟能否成为蚂蚁金服的如意算盘?我们静观其变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京东互保分摊金额怎么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京东互保分摊金额怎么收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免费分享原则,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投诉邮箱:121998431@qq.com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