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降准降息属于什么货币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降准降息属于什么货币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央行宣布降准是降息吗?
答:央行宣布降准不是降息,降准和降息是两个概念,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强制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一般是不允许提取的,降准就是允许按规定提取,而降息是降低存贷款利息,两者是不同的。
不是。
降准是降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针对的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增加银行的贷款额度。
降息是直接降低各种存款、贷款的利率,针对的对象是:所有存款、贷款者,减轻贷款者负担。
降准和降息有关联吗?
降息,指的是降低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四五年来国家并没有调整过。2015年10月以来我们的存款基准利率就是一年期1.5%、二年期2.1%、三年期2.75%。贷款利率是一年以内4.35%;1~5年4.75%,五年以上4.9%。
只有一次大的变动是对于住房贷款的贷款利率,不再使用过去的基准利率倍数了,而是改由LPR利率加减点构成。LPR利率,是一定范围内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的平均利率。比如,原先5年期以上的房贷基准利率是4.9%,而我们贷款申请到的利率是1.2倍,那么相应的贷款利率就是5.88%。
而如果改变以后,LPR利率是4.8%,要想维持5.88%的利率需要加点108个基点。这样就能够实现银行贷款的市场化了,而不会因为国家调整利率而对房贷产生影响。不过,如果LPR发生改变,合同房贷利率就也会紧跟着改变了。这种情况下,利率加成额度就始终锁定为108个基点,而不会由于利率浮动变化而变化了。
我们定期存款都是一种合同。如果是存单,存单上都会明确写明存款时间、存款利率,以及存款到期时间。存款利率是非常明确的,白纸黑字,不可能因为央行变更基准利率而改变。尤其是现在国家已经放开存款利率市场化,不少银行的存款优惠利率要比国家的基准利率高不少。一般能高20%~30%,大额存单能够比基准利率高40%~55%。
降准,指的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国家要求银行吸纳存款必须存放到央行的钱。上次降准是2019年9月6日,降低0.5个百分点。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释放大量的资金,影响金融市场资金的供给。
实际上降准这一方式,通过其他手段也可以做到,比如公开市场操作。最近,央行先后通过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注入大约1.7万亿货币,这一比例相当于降低了一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市场上的钱如果充足了,那么中小企业贷款就不会困难,相应的贷款利率就会降低。贷款利率降低,银行给客户给出的优惠存款利率也不会高了。这种情况下会传导到存款,影响新存款的利率。
当然,已经办理好的银行存款,只能按照以前的利率执行了。可是,如果未来利率升高的话,依然也会按照现在约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情况下银行就赚了。
国家为什么2015年开始不再发布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时间越长,利率的风险浮动就越大。
所以,只要是定期存款,降息和降准都不会对其产生影响。但是,会影响现在定期存款的预期收益。
降准和降息有一定的关联,但又有所不同。降准是对银行的松绑,扩大银行的信贷规模,要宏观一些,是国家对信贷规模的宏观调控。而降息是降低了信贷的成本,要更具体一些。总体来说降准和降息都具有释放流动性的效果,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两者相互促进而又有叠加的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降准降息属于什么货币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降准降息属于什么货币政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