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义货币m2增长意味着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广义货币m2增长意味着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m2增长到300万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发行的货币达到300万亿,如果这么多的货币购买商品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但在我国实际情况不一样,原因是,我国的对外贸易都是顺差,外汇储备数额较大,需要配备相应的人民币囤积在银行系统;另外房地产资产也是一个很大的蓄水池,吸纳了相当的货币,真正在市场上的货币就不太大了。
广义货币M2的年增长率应该多少?
广义货币M2的年增长率应该在13%到14%,决不要超过15%。
过几年如果人口增长率比现在还低,广义货币供应M2的年增长率还要稍许低点。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 =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2减M1是准货币。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3 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2的增长,简单的理论计算:
(1)设前一年物资数量基数为100,货币基数也设100,设物资数量的年增长率为9%,一年后物资量达到109,如果没有物价上涨,那么货币供应也应该是年增长9%,达到109,现在考虑物价上涨4%,109×0.04=4.36,货币供应要达到109+4.36=113.36,货币供应增长率达(113.36-100)÷100=13.36%,这物价上涨4%还是算较高的,如果一般按3%计算,理论计算只能是12.21%,这个13.36%或12.21%就是货币供应的年增长率。
(2)如果物资的量增长快,货币供应没有跟上,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现以物资量年均增长12%,物价年均上涨4%来计算,则理论计算的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率应该是16.48%,如果以物价年上涨3%来计算,则理论计算的货币供应年增长应该是15.36%,无论如何不会达到上面的那些百分之十八、十九,何况不可能总是出现物资年增长达到12%。中国人口数近五年的年均增长率是千分之6以下,如果物资的量很多年内达到年年增长率12%,那是有浪费物资、浪费资源的现象,是要杜绝的。
总结: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首要元凶是货币供应量太多。这些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不应该那么高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币与物要一一对应,货币太多于物资,就会有较高的物价上涨。
广义货币m2是什么意思?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现金即M0,加上企业、居民活、定期存款的总和。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广义货币M2是一个金融学概念,它和狭义货币相对应,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中国经济走势只盯着社会融资规模意义不大,更应该盯着广义货币M2的变化,因为广义货币M2的增速快慢,往往代表着一国经济发展走向的“风向标”。
广义货币M2是具体指什么?
广义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义货币m2增长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义货币m2增长意味着什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