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存款乘数计算公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存款乘数计算公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存款乘数怎么计算?
存款乘数是指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
存款乘数的计算公式:存款乘数=[存款货币]的总变动/准备金的变动
在银行不保有超额准备以及社会大众不会持有通货的条件下,存款乘数刚好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存款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在银行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着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大功能,或者说银行具有创造存款的能力。因为当一笔存款存入银行后,会经过银行体系一连串的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使得这笔存款导致的存款总额增加量(即派生存款)是当初这笔存款的若干倍。
派生存款总额计算公式?
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不是无限的,它要受到两个限制:
(1)它要受存款准备金的限制。法定存款准备率越大,存款扩张倍数越小。中央银行把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作为紧缩或扩张信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可用公式表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率-1)
(2)受客户提现率的限制。用公式表示: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率+提现率-1)
拓展资料:
一、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购买有价证券等方式创造的存款。商业银行吸收到原始存款后,只按规定留一部分作现金准备应付提存,其余部分可用于放款和投资。在广泛使用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取得银行贷款或投资款项的客户并不 (或不全部) 支取现金,而是转入其银行存款帐户。这样就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笔新的存款。接受这笔新存款的商业银行,除保留一部分作准备金外,其余部分又可用于放款和投资,从而又派生出存款。这个过程继续下去,就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派生存款。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以及派生存款创造的条件原始存款是指银行以现金形式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派生存款的创造必须具备三大基本条件:
1、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信用创造是指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称“货币制造”。
2、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
3、非现金结算制度
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
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的联系和区别?
货币乘数和存款货乘数的相同点为:二者都是用以阐明现代信用货币具有扩张性的特点。
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分子分母构成不同,货币乘数是以货币供应量为分子、以基础货币为分母的比值;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以总存款为分子、以原始存款为分母的比值。
现金提取率为8%货币乘数为5计算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乘数=1/(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1/(X+8%)=5
5*X+5*8%=1
X=(1-5*8%)/5=0.12=12%
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存款乘数计算公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存款乘数计算公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