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相互保变相互宝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相互保变相互宝的原因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相互保”变成“相互宝”原因是什么,变化的地方在哪里?还能投吗?
保险有保险的规矩,保险有保险的监管,原来不严,不代表现在不严。
好多人说“保险是骗人的”,一是不了解,二是媒体的引导,三是行业规范有待提高。
保险业,不实宣传的确不少,但依然也有很多良心的代理人。
近年来互联网保险兴起,兴起于百万医疗,虚假宣传比代理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借的是二马在互联网领域的成功,败的是二马的人品。
保险是赔出来的,没见过二马卖的保险良心的理赔就叫好,无非就是看上去很“便宜”。
买的没有卖的精,合规就不会被保监会叫停。
保险1.0产品PK保险N.0产品,无非就是老百姓与保险公司相互之间信息差太大,不了解保险。
多一点坦诚,少一些套路,彼此都会过的很好。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爆了多少雷?这个爆不爆不好说,未来谁知道?
这个就是保险公司集体抵制。因为京东啊,支付宝破坏了传统保险公司的利益。所以说很多有一些国有企业,保险公司就会上诉到保监会。让保监会取消了取消了这两家的新业务。反正破坏了他们集体的利益,当然是要抵制的。
“相互保”现在为什么变成“相互宝”了?
陈俊宏:相互保变成相互宝的原因
一,产品违规。
监管部门对公司进行约炎之后,认为该产品在销售过程序中涉嫌存在违规问题,包括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审批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等;
二,销售误导。
销售过程中存在宣传误码,未按照《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进行真实、充分的信息批露。
信美相互向中国银保监会备案的“相互保团体重疾保险”是一款团体保险,但实际销售过程中,采用“网络互助”的产品模式,保费厘定也由事前定价改变为事后均摊。
虽然相互保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引来了无数人的议论,我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过。如果违背监管,这样的模式,也是得不到支持的。
相互宝变成一款“网络互助计划”之后,虽然也降了费率,承诺2019年公摊费用不超过188(2019年以后呢?),但是这种模式很容易让带病者加入,增加每个人公摊的费用。带病投保的审核问题和监管问题会成为以后最大的问题。
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欢迎留言!
如何评价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
相互保、相互宝两者虽然只一字之差,但是性质却完全不同。
相互保此前由于有保险公司参与其中,所以可以看作是一项保险业务。而现在信美人寿直接退出了,没有保险公司的参与相互保和保险就完全无关了。
转变为相互宝之后,等于是蚂蚁金服独立运营的一项互助项目,一种纯商业性质并且盈利的项目。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监督的问题,如果是保险项目会受到保监会的监督管理,而作为纯商业项目,这层监管就不存在了。蚂蚁金服作为运营者和管理费收取者,如何能保证自己不为了利益最大化而出现滥摊派费用的事情,降低对需要出保用户的审核要求?
或许有人觉得蚂蚁金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我只能说你图样图森破,支付宝过往的经历教训可历历在目(账单隐私事件、圈子事件等),在没有外来监督的情况下,仅靠企业的自制力是不行的,很难避免不跨越界线。
此外,完全由蚂蚁金服独立运营后,对蚂蚁金服的内部管理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各方面流程都需要针对该项目做调整,避免某些环节上的纰漏影响整个项目。
在我个人看来,蚂蚁金服自己运营相互宝后,最好还能找第三方的机构来做监管,对于要求出保用户的审计能有第三方的参与,避免蚂蚁金服出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的状况。从而保证整个项目公平公正的运营,让这样一个有利于用户的项目正真的实现其价值。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吧,欢迎关注【NB下载】,谢谢!
首先,宣布2019年用户封顶不超过188元,超出部分由蚂蚁金服承担,而管理费用从10%下降为8%,另即使参与人数低于330万人,这个产品也不会马上停止。
保险行业专家对玩转新消费表示,监管部门叫停相互保其实是好事,说明国家向互助领域探索了,但在发展初期肯定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互助险在我们国内刚刚开始,而在国外占据了保险业的30%,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能不能对消费者起到保障作用。”
相互宝公示后自动退出是什么原因?
相互宝自动退出有两个原因:1、已经获得相互宝的重度重症互助金;2、相互宝分为大病互助计划和老年防癌计划,因为它们到期以后都会自动退出,所以当成员自动退出的是大病互助计划时,就代表着该成员的年龄已经达到了60周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相互保变相互宝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相互保变相互宝的原因是什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