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创板集合竞价涨跌幅限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科创板集合竞价涨跌幅限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科创板涨跌幅限制是什么?
科创板股票刚上市的开始5个交易日涨跌幅没有限制,在这个5个交易日后的涨跌幅限制为20%。上市首日的涨跌幅的计算是以发行价为基准,之后交易日的涨跌幅的计算都是以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基准。
科创板涨跌幅比例?
科创板股票的涨跌幅比例在一般情况下为20%,但在特殊交易日(如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则不受此限制。此外,尽管科创板实施了ST制度,但ST股票的涨跌幅限制并未改变,仍为20%。
科创板新股上市涨幅是多少?
根据规定科创板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是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的,但是根据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股票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通知,当股票涨幅达到30%、60%两个档位后,就会被采取临时停牌的措施。
除此之外,在科创板股票竞价交易的时候,出现以下情况的也是属于盘中异常波动,会采取临时停牌措施:
【1】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股票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格首次上涨或下跌超过30%的;
【2】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股票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格首次上涨或下跌超过60%的;
【3】中国证监会或者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定属于盘中异常波动的其他情形。
科创板投资者50万资金准入门槛,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限涨跌幅,风险很大吗?
刚上市的科创板一定会有许多跟风资金,游资炒作的,所以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个上涨的局面!可是这种投机炒作的风气不会持续太久,一旦出现了获利了结,见好就收的局面,那么下跌也是无口厚非的事实了!!这就好比风口来了,母猪都能上天,但是风停了,最先摔死的还是猪一样!
科创板的风险确实是很大的,所以才会拉高50万的门槛资金,再加上上市5个交易日里不限制跌幅,那么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的散户来说危机远远大于机会!要知道下跌50%是需要上涨100%才能回本的,而绝大部分的散户都是追涨杀跌类型的,一旦在科创板5个交易日里这样做了,那么势必会有一个被机构洗盘割韭菜,甚至亏损的结局!!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谢谢您们的支持。
投资者50万资金的准入门槛将排除9成以上股民,目前市场上大约3000万股民在交易,满打满算会有300万投资者参与,前期流动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同时和发行速度有关系。
每一个被大众强烈看好的东西,都会得到较高的估值,从投资的角度看,高估之后买入会未来埋下隐患。
至于涨跌幅方面的放松,个人认为:从长期来看交易规则不会影响股价的趋势,目前有严格的涨跌停限制,股价以一排涨跌停一字线完成市场定价,未来限制放宽,将一步到位完成市场定价,没有本质的区别。从美股和港股的表现上看,没有涨跌幅限制也没有那么可怕,大部分时候美股和港股单日涨跌幅超过20%的公司,也都超过10家,占上市公司数量不到千分之3。
追求交易规则的保护,妄图依靠规则保护来挣钱实在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整真正要在市场中获取长期稳定的回报,唯有依靠对市场深刻的认知;对行业深度的研究;对企业深度的研究,不断选出优质低估的企业来投资,才能长期屹立于市场。
术业有专攻,其实我们市场中大部分的股民都不具备投资的基本知识技能储备,也正因如此,才在市场中长期亏钱。财秘注意到很多股民炒过10多年的股票,连一份简单的产业政策也看不明白,对于一家传统的公司也无力估值定价,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买来来去,到处乱撞。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投资者最终都会被市场绞杀,要想在市场生存只有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比如把最行业、对个股的研究交给像“财经秘书”这样的专业机构,你站在专业团队的肩上,才能避免绞杀,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投资科创板,首先投资者买入前必须了解企业品质问题,这是投资的关键。
一要考虑企业行业前景。未来的增长前景,行业竞争格局、技术更新等情况。
二要考虑企业自身品质。包括企业产品竞争力、管理层能力等。
三要考虑估值问题。增长率能够与估值匹配。
四要做好资金管理。建议总资金10%以内操作,严格遵守操作纪律。
总之,在考虑安全边际情况下,风险就会降到最低。
科创板上市五日没有涨跌停板,如果没有t+0配套,短期的交易风险就非常大。
目前看,科创板征求意见稿主要是审核权限,门槛50万,交易经验24月,首五日无涨跌限制,第六日始20%涨跌幅限制。预计交易所接受上市申请后6-9个月同意或者不同意上市。
从上述已知的征求意见来看,应该最快也是从3月30日之后六个月也就是9月30日之后才会有上市申请出现。
而科创板最大的风险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交易流动性不足:
从门槛50万来看,基本和期指门槛一样,但是不同之处在于,目前存量的股市市值和投资者损失巨大,且活跃账户不足1000万,参与经常交易账户估计在500万上下,而账户金额在50以上的占比不到10%
长期的熊市和市值下跌,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资金和投资者被套牢或者消灭退出市场或者失去交易能力(主要是无流动性,套牢的垃圾题材股资金无法止损退出,因为长期亏损失去交易和投资信心),而更关键的在于目前存量的股市,仅仅从交易制度安排角度看风险相对未来科创板小很多,尚且亏损累累,何况未来的科创板?
因此,可以想象,在科创板初期可能面临交易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阶段存在,尤其是,资金成分相同的群体之间不论是判断能力还是交易方向都比较容易出现一致性预期从而导致因为差异性不足造成的缺乏对手盘的情况发生。也就是所谓交易流动性不足的风险,这点,新三板体现尤为明显。
第二,定价困难,定价能力不足。
从去年港股上市的小米,平安医生,金斯瑞,百济神州等符合目前科创板标准的个股近一年的走势来看,高低落差波动巨大。而对于目前长期受到目前相对限制的交易制度“投资者保护”之下的投资者,难以适应如此波动巨大的行情。尤其是对新兴行业比如生物医药和未盈利的科技企业定价上,国内投行本身的定价能力定价权尚且不足,何况这些散大户?
第三,产业周期风险。
高科技企业,在发展的阶段中及时获得资金助推,是成功的关键一环,而一旦进入成熟增长阶段,企业年金技术和市场迭代的风险就会凸显。
而一般而言,缺乏盈利的企业往往是最需求资金的,而盈利好的往往渡过了发展最快的阶段。国内新兴产业上市因为种种原因,上市条件和审批非常迟缓,从而导致新兴产业上市群体面临这类风险就很大。
因此,对于科创板,仅仅按照目前的征求意见稿来看,尚有很多不明朗,如果征求一稿出来修订后还有二稿三稿,那么其最终落地的时间就会更加遥远。
首先,风险这个问题,无论在哪个市场上,都是不可避免的,包括A股、港股等。从科创板这个50万门槛来看,这个门槛本身就是一种风险。为什么要设立50万门槛呢?因为要把那些风险承受能力低、资产金额低的人群给排除在外,就像融资融券一样,也有50万的门槛,这个门槛就意味着风险。当然这个风险肯定要比没有门槛限制的A股要高很多。第二,新股上市不设涨跌幅。其实这是整个证券市场日趋成熟化的表现,越限制交易和涨跌幅,就会越适得其反,加重炒作风气。但这也意味着风险比原来的A股要高很多,一日暴富或巨亏都不罕见,对投资者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所以,一般散户根本就没资格去参与到其中,这种机制也保护了我们这些散户,小老百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创板集合竞价涨跌幅限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创板集合竞价涨跌幅限制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