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平台借钱会不会影响银行贷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平台借钱会不会影响银行贷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法院有交通事故的案子会影响银行贷款吗?
您好,您属于交通肇事罪。重伤的话刑期很长,建议您尽快与被害人达成赔偿协议,取得谅解,请求被害人向公安,检察院申请对你从宽处理。至于贷款问题是这样,若法院判决后您有钱但拒不支付赔偿才会影响征信,您确实没钱不赔付是不会影响征信的,而你的儿子是肯定不会被影响的。
现在很多借款平台的出现,是不是会影响银行贷款利率?
不会。影响银行贷款利率的基础利率是参考LPR定价(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但基本上相对于个人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利率感知并不明显,主要还是跟各个银行的贷款产品定价和借款人资质及风险评估有关。
目前,国内市场上个人贷款利率区间基本分为4档,分别为年化18%以下、18%-24%、24%-36%、36%以上。
1.很多借款平台的出现,主要是指非银机构(非持牌机构)如:拍拍贷、宜人贷、乐信等,该类机构平台贷款利率集中在irr口径年化24%-36%,受制于平台获取的资金成本,平台贷款定价基本不会低于24%。在强监管前,主要采用APR口径年化36%,实际irr年化接近60%,属于36%以上这一区间。不过,后续平台也不会再出现超过36%以上贷款利率,因为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发布,对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意见》自2019年10月21日起施行。
2.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如招联金融、中原消费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集中在18%-24%,部分低于18%。
3.银行机构(还有微粒贷、借呗等)个人贷款全部为年化18%以下。如信用卡取现利率万五/天,基本相当于 年化18%左右。
综上,借款平台的出现对银行的贷款利率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相反,如果个人在借款平台过度借贷反而会影响在银行机构的贷款申请。对于个人而言,合理负债,有利于消费和投资,但应量力而行,理性做好个人财务规划和安排。无论何时,正规金融机构永远关注的是一个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如果你是一个征信良好,工作收入稳定的人,应该首选银行机构进行借款,其次持牌消金。切记不可高息借贷,陷入恶性循环。
我觉得完全不会受到影响。
为了论证我这个不受影响的观点,我们首先应该知道,银行贷款利率都受哪些因素影响。
在管理学中讲:定价有三种导向成本导向,需求导向,竞争导向。这三个导向是决定一个产品定价的主要因素。
一、成本导向
贷款产品的定价是利率,贷款产品的成本是资金价格,反映到银行层面,存款利率就是贷款产品的成本。
贷款利率是否有变化,从成本角度来说,就要看存款利率是否会发生变化。市面上多了很多的借款平台,能够影响存款利率吗?并不能。
所以银行贷款利率不会受到贷款平台的增多而影响
二、需求导向
有些人说从需求角度来说,贷款平台的增多,导致了银行贷款客户的减少,银行为了提升业绩,会降低贷款利率。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他的主要问题在于贷款平台的增多,并不会导致银行贷款客户的减少。因为贷款平台的受众群体和银行的受众群体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讲,银行的贷款受众群体对利率都比较敏感,对于贷款的便捷程度比较迟钝。相反,贷款平台因为利率比较高,所以吸引的都是对贷款利率不很敏感,但是对于贷款门槛较低的群体。这两类人群几乎没有重叠。
所以从需求角度来说,贷款平台的增多并不会影响银行贷款的利率。
三、竞争导向
在需求导向中,我们已经说了,银行和贷款平台的受众群体是不同的。所以银行和贷款平台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和银行能够竞争的,只有另一家银行。
有些人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以支付宝为首的贷款平台确实对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想说是的,他们是给银行带来的,比较大的冲击,但冲击主要在于存款层面。
银行在零售贷款领域里,本来做的就不好。这几年银行纷纷倡导零售转型,其实就是在承认自己对于个人客户的贷款服务没有做到位。
所以贷款平台的增多并没有成为银行的竞争对手,也不会影响贷款利率。
总结:
成本、需求、竞争是企业定价的三个重要参考维度。这三个维度都无法将贷款平台和银行建立联系。也就是说,贷款平台的增多并不会影响银行的贷款利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平台借钱会不会影响银行贷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平台借钱会不会影响银行贷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