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买保险年收入怎么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买保险年收入怎么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社保信息采集表怎么填?
需要填写真实的身份证和家庭住址以及电话号码。
人员类别:通常是指城镇职工或非城镇职工,有的地方还要标注本地和外地。(它是决定买哪类保险的依据)
上年月平均工资:就是上年职工年收入/12个月;
缴费基数:如果上年月平均工资不低于最低标准和不高于最高标准,都按照上年月平均填写四个险种;如果未达到最低标准或超过最高标准,即各险种缴费基数填写为最低标准(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标准的60%)或最高标准(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标准的300%)。
保险时业务员填虚假收入违规吗?
没有法律规定。
1. 通常我们在家庭经济收支规划时,安排10%一20%,最高不超过年收入的20%用于买保险,太高会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也将危及长期交费导致退保。
2. 业务员为了做高件均保费,在引导准客户填投保单时,擅自诱导对方“随便写”,以倒算年交保费低于20%填个数,不考虑对方是否具备长期交费的能力,这是不专业,也不道德的行为。你可以向公司投拆。
买保险首先要根据家庭年收入,一般不要超过收入的20%,首先是意外险、医疗、重疾等,这句话你怎么看?
这个是比较客观的,保险是一种保障性投资,是长期的家庭保障,一般用于保险的钱都是很长一段时间用不到的。
保险是为了规避风险,将风险转移,一旦发生风险保险公司会为我们承担,这样就避免了一人生病拖累全家的恶果。
保险首先是要保障人,人生有两件事是我们没有办法预知的,那就是意外和疾病,所以我们买保险首先考虑的就是意外和疾病。
谢谢邀请。
保险占比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看怎么理解,如果把保险当成唯一资产配置工具,那差不多需要这么多。如果自己懂理财,那配置的保险费用占比就会大幅下降。保险是一种金融工具,是做家庭资产配置的工具之一,保险并不是万能的。
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是转移风险,理财功能较弱,不推荐(在所有家庭成员保障都做好了后,有余力可以弄些也无所谓,但是不要期望太高,因为确实不高,如果加入通胀系数,那是亏本的)。这样的话,其实就不一定要花费那么多配置保险了,如果按照精简的选择配置,保费会大幅下降,可以把剩下很多的钱用于其他金融资产配置。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年收入20万,三口之家,小夫妻25岁左右,小孩子2岁左右,其实按照实用的方案配置,1万左右就够了,用不了4万块(20*20%)。剩下来的来自己理财,具体采用什么理财工具就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是理财小白,推荐用指数基金定投的方式来理财,加入一些策略可以实现15-20%的年化。
如果你是高净值人群,资产有几千万上亿规模,那么资产的安全性比高收益更重要,这时可以选择配置理财险。
保险配置顺序
上面提到,即便买理财险,也要先把保障型的产品做好,然后再做理财险。意外险,医疗险,重疾几乎是每个人都要配置。世事无常,意外和大病随时都可能来敲门,早点做预案是明智之举。重疾险的主要功能不是治病,而是补充收入损失的,发生意外或大病,一般3-5年是不能工作的,这时候的开支就需要重疾险来解决了。
另外还有个寿险,分为定寿和终身寿险,普通人配置定寿就可以了,主要解决家庭经济支柱出现风险时,致使家庭债务,孩子的教育生活费用,以及老人的赡养费全部压在配偶一个人身上,压力巨大,寿险其实是爱的提现。由此也可以看到,老人和小孩子没有这样的家庭责任,是不需要配置的。
过于医疗险,意外险,寿险,重疾险更详细的内容和讲解可以参照我之前的一些帖子,或者私信我
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不是坏就是笨,20%的收入买保险,平常喝空气去,一辈子给保险公司打工?
一个三十岁的男性,做一套定期保障的全面方案,按照当前市场的多数产品来说,5%的收入支出足够了,终身的也就上升到8、9%左右。
20%的年支出,肯定是想套路去卖理财型的保险
谢邀!
这个说法是为了保险公司业务员便于销售,简化了的一个模型,有一定适用性,但不能一概而论!
这条原则背后隐藏的逻辑是,保险很重要,一定要有,但是不能影响现在的生活,所以定了一个20%的标准!但是不同的家庭,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比如同样年收入10万的家庭,A家庭在4线城市,有房有车无负债也不用赡养父母家庭还有100万积蓄;B家庭了也同样年收入10万,但是租房住,供着车,还得赡养父母,供养小孩在私立学校读书……这样两个家庭,A拿出来20%规划保险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可以更多;但是B拿出来5%规划保险可能就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案例比较极端,但是我想表达的思想是,保险规划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拘泥于某个话术,要看清楚话术背后的逻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买保险年收入怎么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买保险年收入怎么填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