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相互保的管理费也要分摊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相互保的管理费也要分摊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先交后得病相互保给报销吗?
如果是大病符合条件是可以报销的。
相互宝 是2018年10月16日在支付宝App上线的一项大病互助计划 ,是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区。根据“一人生病,众人分摊”的理念,符合条件的成员加入后,如遭遇重大疾病,可申请获得30万元或者10万元的互助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共担大病风险
相互宝采用的是“一人生病,大家出钱”的互助模式。网络互助相当于建了一个大的用户群,集众人力量,帮助患病成员渡过难关。加入成员如遭遇大病,其他人平均分摊所需的医疗花费,同样地,自己遭遇大病也可以得到相应的互助金。
网络互助没有中间代理商和销售环节,加上风控能力、较低的管理费比例,因而能以较低的成本运转。相互宝已经成为全球最大互助保障平台。
支付宝的相互保怎么样?
继支付宝的锦鲤风波后,支付宝的“相互保”又悄悄地火起来了。上线3天,500万人投保!
这是一款划时代的重疾险!回归保险最原始的模式,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0元加入”引爆了整个互联网!
一人生病,众人均摊!你保我,我保你,形成一个大家庭。一人生病,大家出钱,一人出事,万人共济。支付宝“相互保”是一种互助型健康保障服务,芝麻分650及以上的蚂蚁会员(60岁以内)可0元加入。
可能有人会好奇,“相互保”与其他保险有什么不同呢?它到底强在哪里?
免费加入:不要一分钱,只要你身体健康,信用分650以上,60岁以下,马上被保;
兜底分摊:每月14日、28日进行分摊,支付宝承诺兜底,一人生病,均摊不超1毛;
不再限制:不限社保、不限药品、不限治疗手段,99种大病+恶性肿瘤,全部被保;
金额固定:40岁以上赔10万,40岁以下赔30万。年轻人不出一分钱,就有30万保障;
理赔简单:不用到场、不用奔波。手机拍照上传,审核公示无异议,一次性全部到账;
公开透明:引入区块链,所有金额公开透明,所有付款全部溯源,所有记录不可篡改。
门槛低、透明度高、还有着“一人有难众人帮”的互助理念,一时之间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很多网友评论,“相互保”是无病作公益,生病有保障。
从本质上来说,相互保是一年期的保障100种重大疾病的重疾险,40岁之前有30万保额,40岁之后有10万保额,60岁就退出。作为提高重疾保额的补充产品,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在40岁之前家庭责任很重,需要充足的保额。
“相互保”是由经营寿险产品的公司提出的,所以从法律层面上来说是不用担心公司倒闭的,关注点应该是续保问题。
个人认为,也不用太担心续保问题,就像众安推出第一款百万医疗险时一样,其他公司都会陆续模仿,因为不做就会失去市场份额,相信未来会有很多家保险公司会陆续推出类似的“相互保”。
“相互保”的分摊额度与相互保成员的实际重疾发生率高度相关,基于中国的重大疾病发生情况以及保险行业的经验数据,预估第一年每个成员的实际分摊总额度为100多元。
相对于传统保险行业赚取大量保费不同的是,这次支付宝的“相互保”,只收取10%的管理费,其余我们出的每一分救命钱、行善钱,都给了真正需要它的人。
这才是保险的本质,这才是每一个老百姓内心最期盼的保险,这也是中国最美的传统: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有更大的确定性!
我认为支付宝上的相互保应该是可靠的。门槛低,您投保最高可以获赔30万。我现在还想投也投不了,他有个规定,至少芝麻分650分以上。所以说你使用支支付宝上的借吧花吧,很重要,要按时还款。这样你的芝麻分提高得快,我是力挺马云搞的这个相互宝的。在当今社会,只要你生一场大病,如果你又没有很多的钱又有没有医保可以立马叫你回到解放前。所以说支付宝上的相互保,其实也叫一人有难万人帮。是人多力量大,大家团结起来可以克服重重困难一样。马云你真的是个为平民百姓所想所急的良心企业家。
相互保到底值不值得加入
可以买,但只能作为补充,不能充当主力保险。
相互保”的优点还是很明显
1、保费成本低,参保门槛低
初始保费非常低,符合条件者甚至可以0保费投保。从保费的角度讲,对于传统保险来说,参保门槛是相对低了很多。就是最后退保,损失也非常小。
2、健康告知相对宽松,保障范围广
相互保的健康告知只有5条,对家族病史、职业情况、吸烟饮酒状况都没有限制,健康告知还是很宽松的。
含恶性肿瘤在内的100种重疾,疾病覆盖范围还是比较广的。
3、强强联合,产品背书强大
这款产品是由蚂蚁保险+芝麻信用+信美相互,三者强强联合推动。
不过既然是互助性,那参保的所有人都要承受理赔分摊。
根据支付宝条例显示,每期分摊金额=(保障金+管理费)/分摊成员数,管理费=每期保障基金的10%
假设某一期公示时,“相互保”中成员人数为500万,公示100个出险案例,最高赔付金额为3000万元,加上协议中规定的10%管理费300万元。那么在分摊日,就是500万人平摊3300万元,每人当期扣除保费为6.6元。如果不愿意继续分摊,用户在完成公示分摊后,可以选择随时退出。
另外再买之前需要注意这两点!!!
1、相互保能取代传统重疾险?
答案是并不能,“相互保”跟传统的重疾险绝不是替代关系。
2、续保无保证、机制可能会终止
保险期间为1年,以下情形不再接受续保:
被保人的年龄超过59周岁;
本产品统一停售。
这就说明相互保是一个不保证续保的一年期产品,而且 在我们59岁后正迫切需要的时候不给续了,还有这个项目是拿一辈子来获取一次赔付30万或者10万元保障金的机会,仅有一次。虽然这种终止条件相对符合相互保险的原则,但是不如传统重疾险稳定,能够给人安全感。
如何参保?
在支付宝首页搜索“相互保”,或通过“支付宝-我的-蚂蚁保险”找到相应服务入口,就能加入“相互保”保障计划。
无论如何,都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多花点时间陪伴值得珍惜的人,平日多关注健康❤️,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选择配置一款长期的重疾险。
首先本人已参加,人生难免遭遇意外,购买相互保,就是一份保障。
它一单个人赔付的上限是0.01
而且相互保规定不满40周岁的,可领30万赔付金,40-59周岁的可领10万。超过59周岁的,就已经不能投保,如此它又是只保100种重大疾病,所以赔付的百分比会很低,所以这个花最小的钱,保自己万一发生的意外,我认为值
支付宝的相互保,是保险行业的一次创新尝试,0元投保30万保额,更是对普通人群的一个利好。
但是,他的缺点和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1.相互保运作跟参保者之间的矛盾。相互保会收取额外10%的保额当做运营费用。比如一个人出单理赔30万保额,那么实际需要330万人,共支付33万。也就是每个人1毛钱。但是,如果不出险,那么相互保就赚不到10%的保额;如果出险了,相互保也不需要自己掏钱赔偿,因为买单的会是所有参加相互保的330万人。
那么问题来了——
相互保会不会为了这10%的运营收入,降低核保理赔的门槛,加大理赔的几率?这个理赔标准的定义是否符合行业规范?公示制度是否完全透明?
如果标准低了,那么会不会存在不规范操作,骗取保费的行为?(因为理赔的保额不需要相互保提供,是从330万群体中来)这对于加入相互保的人群而言,是不利的。
相互保想要赚钱,就必然要多多理赔;理赔的越多,参保的人就需要付更多钱。相互保能不能完全公正、客观的经营这个平台?
2.退保问题。
相互保并不是想退就能退。首先退出相互保会降低芝麻信用分,其次是有参保人员出险,即使你退出了,系统依然会从你的支付宝里面扣钱,直至理赔完成。再就是万一退保的人多了,人数少于330万人,相互保就会解散,所有的参保群体自动退保。万一有人给别人交钱,结果自己生病出险了,却被退保了,那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相互保的运作规则,是不是欠缺一些法律条文的约束?来保障参保人的利益?
3.理赔问题
其实参与支付宝的相互保,大家都是为了得到一份保障。但是根据支付宝的理赔额度表,超过60岁的人群,将直接退保。中老年群体正是高发重大疾病的年龄段,而相互保的理赔额度,对于40-60岁年龄段的群体,并不友好。
想想万一我们在健康的时候,给别人交保费交了几十年,等到了60岁我们被退保了,生病了,却得不到任何补偿,这是不是有失公允?
就算你是抱着做慈善的心态来的,可是你心里多少会觉得不平衡吧?
总之,支付宝相互保是比较创新的新型保险模式,但是新物种,往往会伴随着一些问题。如果能想好这些问题的应对,并愿意接受这些结果,那么去参与支付宝的相互保,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支付宝里加入互助宝后要收费吗?
相互保采取的是0元加入,先享受保障后分摊费用,加入相互保是不会先扣钱的,但如果有案件公式并申请成功,就需要加入的成员分摊保障金和管理费了。加入相互保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只要符合芝麻分在650分以上,年龄在19至59岁之间,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要求等条件就可以了。在当期没有出险案例的情况下,相互保成员不需要分摊费用也就是相互保不要钱,但是随着相互保成员的增加,相互保不要钱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支付宝中的相互保每月大概需要花多少钱?如何看待这款保险产品?
相互保推出不足一月,已经有1500多万人参与了互助保,它既是一种奉献爱心的途径,又是一种自我保障的手段,深受支付宝用户的喜爱!
很多人说互助保会颠覆目前的不透明的保险体系,其实是夸大之词,真的想多了;互助保作为一种互助性的重病保险,是互联网保险体系的一种重要补充!
互助保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你所投入的每一分钱(扣除管理费)都会用到重病者身上,投险过程比较透明!
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什么人可以参保?
2.每个月需要多少钱?
3.如何为家人投保?
打开支付宝—芝麻信用,我们就能看到“相互保”,即可以为自己投保,又可以为子女(出生后30天-17周岁)投保,以后还可以为配偶和父母投保(等待相互保开通此项功能)!
受保人为30天到39周岁的,保障额度为30万;受保人为40—59周岁的,保障金额为10万;超过60岁的,不可以投保!
也就意味着,你岁数越大,患大病率越高,可获得的保障却越低(40岁后,保障金额从30万降到10万元)!
不过它和社保以及其他各种保险并不冲突,倒也是一种加持吧!
岁数轻的,投的是以防万一;岁数大的,投的是多一份保障!
保费分摊日好像是每个月的14号和28号,按照每一次分摊周期,从投保人账户中扣除相应费用!
详细的计算方式请参照第二张附图:
分摊费用=(本期分摊总额/总投保人数)*投保份数
本期分摊总额=(40岁以下患病人数*30万+40岁及以上患病人数*10万)*(1+10%管理费率)
相互保特别备注了:单一投保案例的最高分摊不超过1毛钱!
理论的计算,和实质支付之间总有一些差异,刚开始很多投保人缺少理赔意识不熟悉理赔流程,每个分摊周期的分摊费不会多,大约几元钱;几个月之后,估计每个月大概率会需要一二十元分摊费!
互助类的保险之所以如此盛行,也许就是因为科技进步让保险也多了一丝温情!
与其纠结保费和保额,倒不如好好珍惜我们的身体,即使投出去的钱收不回,权当是做公益了,也要拥有一个好身体!
(我是遇见未来人,点击本文左上角头像关注“遇见未来人”,让我们一起遇见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互宝分摊金,上线一年悄无声息暴涨20倍,你参加了吗?
首先声明,我对相互保这个项目非常支持,我也愿意尽微薄之力帮助别人!但是,现在我有以下疑问,大家了解的可以帮助解答,本人水平有限,如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提出建议批评!
1、相互保2019年年初,加入1千万人左右时,均摊几分钱,大家认识到几分钱可以帮助几百人,都涌入相互保。但是半年的时间,我1月份那会就一个月几分钱,现在一期一块多,也能接受。但是半年的时间增长这么快?接下来的半年会有多少人?
2、管理费用不明确,甚至无上限!项目刚出,承诺10%的管理费用于平台建设与维护,可以接受,毕竟做这个也是工作。简单解释一下管理费,假如某个患者赔30万 那么平台得3万管理费,如果是10万赔付 那么就是1万管理费,无上限!现在这个管理费用不明确公示!
如果就是8%,按7月第二期来说,7561.18万*1.48 保守估计就按7千万那么管理费就是7千万*8%=560万,一个月两期就是1千多万,这期只帮助400多位患者。
3、很多人觉得几块几十块都愿意去帮助别人,但是你天真的以为这钱真的是去帮助别人吗?单个患者不超过1毛,这个可以去查。但是这逐渐增加的管理费是从何而来?
4、相互保的初衷是公益,是为了帮助别人。但是无上限的管理费用呢?有人说商业保险管理费更高,这算什么。但是,人家是商业保险,主要目的就是挣钱,如果你跟商业保险比较管理费用,那么已经违背了初衷!走上了商业的道路。
5、什么是成功的企业家,不仅仅是赚更多的钱,而是别人以为自己占到便宜,自愿甚至疯狂的出钱,而企业家赚钱的同时还得到别人的夸奖甚至信仰。
在这里不特指某个人,也心知杜明是谁,我不否认人家的贡献,也没有那个实力,我使用产品app,也确实带来了方便快捷,只是希望大家认清楚。
对于本文,再次强调,我支持相互保等相关公益项目,希望真正落实到位,真正把爱心用到需要帮助的地方!希望相互保可以不忘初心,不违背初衷,严格控制管理费用,明晰相关资金流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每期项目资金额度越来越大,希望相关媒体报道得到赔付的患者,让更多的人加入,也知道资金的去向。
希望大家清醒认识到,我们既然要做好事,无论大小,都要真正帮助他人,做到实处,一年几百块钱,去一回贫困学校山区为他们送去温暖,我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参加又退出了。
如今,随着相互宝的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每期公示的病患人数也随之剧增,不知道最终会膨胀到一个什么数量级。
而且,由于参与人数的增多,评审的难度大大增加,为了不影响病患的看病需求以及相互宝自身的声誉,有可能会不再严格执行评审标准,最终导致相互宝平台退出人数增加,平台崩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相互保的管理费也要分摊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相互保的管理费也要分摊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