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甘肃银行股票一直在跌对储户有影响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甘肃银行股票一直在跌对储户有影响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银行存款定期不取会把之前的变成活期吗?
多虑了。定期存款到期之后未取,利息会分段计息。原定存期的利息按存入时约定的利率计算利息;到期之后未支取也未转存,则之后的这段时期按活期利息计算。如果之前与银行约定到期自动转存的话,那么银行会将您到期的定期存款本息一并转为与原期限相同的定期存款,利率则按转存日的同档定期存款利率定。
不久前,央行下发了《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存款类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即之前提前支取可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明确自2021年4月1日起,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也就是说,之前定期存款若提前支取,银行会根据实际存满的时间,靠档计息。如,原定存三年的定期存款,已存两年多,客户因急用需提前取出来。对于这种情况,以往银行通常会按两年的定期来算利息,剩余的天数就按活期利率,也就是通常的0.35%来计算利息。这种计算利息的方式叫做靠档计息,靠档计息对于储户来说比较人性化,但是现在这种计息方式已经被取消了。
靠档计息方式虽然对客户有利,但它不符合《储蓄存款条例》的规定。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储蓄管理条例》规定,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全部提前支取的,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因此,作为一种创新产品,靠档计息的存款从一开始就不规范。而且,在实践中,一些银行借此进行虚假存款宣传和不规范竞争,扰乱了存款市场秩序,也增大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而高负债成本可能驱使银行会把资金投向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行业和项目。因此,无论从规范存款竞争秩序,还是防范风险角度,监管部门都有必要叫停这种存款方式。
为什么经常出现存款莫名其妙消失,或者其他奇葩事情的银行新闻?
银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大家都将自己幸幸苦苦赚来的钱存在银行。而和银行发生的一点一滴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由于网络发达,经常会报道有人银行卡被盗刷,更有甚者自己放在银行里的存款不翼而飞。
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时,大家都好奇,银行不是很安全吗?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难以想像的事情?其实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能发生这样的事无外乎有以下几点。
一、电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软件、网址、二维码等,将植入病毒的木马程序给受害人使用,导致身份信息及银行卡信息泄露,造成重大资金损失。
二、金融信息泄露
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有的人将自己的银行卡绑定多个平台,进行消费、理财等等。由于身份信息泄露、手机丢失、银行卡身份证被盗等原因,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导致银行卡资金损失。
三、个人防范意识不足
许多银行卡资金不翼而飞,其根本原因就是个人安全意识低。比如自己的支付宝、微信等账号及密码被好朋友、同事、恋人知道,一旦他们心生贪恋,自己的银行卡资金就会被盗。
还有人通过不正规的网站、中介机构、金融平台办理贷款和信用卡,而这些平台机构,都会登记个人详细信息。比如办理贷款和信用卡,要求个人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手机服务密码、手机联系人、社保账号、以卡办卡的卡号(就是通过本人名下最高额度的信用卡来申请另一家银行信用卡)。如果这些平台有人想实施犯罪,可以说轻而易主就能盗取你的账户资金。
四、银行工作人员失误
虽然银行系统非常安全,但是银行工作人员还是有疏忽大意的时候,经常有报道银行工作人员失误,转错账汇错款,所以银行账户资金有问题,也有这部分原因。
五、银行内部人员实施犯罪
有的银行内部人员因炒股、购买理财产品、赌博等等,擅自挪用客户资金,造成客户资金损失。
最后温馨提醒一下各位兄弟姐妹,当我们遇到账户资金被盗刷或被骗时,一定要及时联系银行客服冻结账户资金,并申请协助处理,自己也收集留存证据,以待日后维权使用。如果数额巨大,一定要及时报警,便于警方破案,追回损失资金。
银行存款丢失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新闻时有报道。曾经有电视媒体报道过,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有银行内鬼,有黑客,有二道贩子,还有电信诈骗集团。
这是大部分存款丢失的重要原因,一般金额相对较小,绝大多数在十万元以下。
如果说这些更多是存款人不小心,没抵挡住犯罪分子的花招,那么接下来,就是银行的问题了。
一、被冻结82年的大额存单
2017年,做生意的高女士为了更高的收益,到吉林银行大连分行存了一千万元的大额存单。要知道大额存单和定期存款是一样的,保本保息。结果奇葩了,到了2018年,高女士发现本该到期的大额存单居然被冻结了,冻结时间将持续到2099年,也就是还有81年才能取出来。
按照法律规定,个人存单质押的期限不得超过质押存单的到期日,银行却将千万存款冻结82年,可谓奇葩至极。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高女士存款后,就有人假冒高女士伪造合同及签名,办理了存单质押。
如果说银行里面没有内鬼,或者说没有严重的管理漏洞,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二、国有大行上亿存款流失,内鬼员工佣金数百万
2010年初,东风公司发现其在建行的1000万元存款不翼而飞后立即报警。
2014年,上市公司酒鬼酒、泸州老窖先后公告称数亿元银行存款“失踪”。
随后杭州联合银行42名储户被盗9500余万元,武汉一连环案在7年内盗用银行存款超5亿元。
社会上很多神通广大的企业和个人,用钱开路,打通银行的关系。肆意挪用储户的存款,有了内鬼的帮助,再伪造公章和文件,最终银行体系建立的严格规则形同虚设。
三、临时工或者前员工诈骗,银行表示不管
2015年新闻,一张张存有巨款的银行卡,放在“银行客户经理”处保管,就能获得一张“承诺书”和高额利息。杭州市某国有银行再次曝出“储户存款失踪”,一名前银行职员假冒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以高息为诱惑,骗走储户巨额存款。
2016年,男子胡某利用自己银行职员的身份,对外谎称能够接触和办理企业“资金过桥”业务获取高额回报,以高息借款的方式骗得蔡某等6人560余万元。胡某的姑妈作为受害人之一,在被骗取42万元后自杀身亡。
之所以此类事件高发,一方面是储户想获得高额利息的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储户对于银行的信任。
在银行里面办理业务,银行的工作人员,用的是银行的公章,最后办理后钱没了,而储户对于公章是否是真的,都无法判断,只认为银行员工代表了银行,于是上当受骗。
四、卡在手里,钱没了,最后居然查到了银行员工头上
2016年新闻,4家银行的6张储蓄卡,都在手里,且密码各不相同,却在一周内全被盗刷,共盜刷129笔、8.7万余元。
央视记者3个月的潜伏调查,深入银行内部,终于揭露了银行卡背后规模庞大的黑色产业链。而之后的调查更进一步发现,银行员工才是贩卖信息的重要渠道。
是啊,犯罪分子再聪明,想要获得全套的信息何其困难,哪有银行员工这么轻松愉快。
五、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个别银行胆大妄为,无法无天
2018年新年以来,银监会处罚了多起金融机构违法违规案件,这些案件暴露出银行从业人员内外勾结、违规操作等问题。
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原行长王建中以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名义,违法违规套取票据资金的案件,涉案票据票面金额79亿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财资金30亿元。
在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中,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王兵等人采取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甘肃银行股票一直在跌对储户有影响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甘肃银行股票一直在跌对储户有影响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