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可转债行权日什么意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可转债行权日什么意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债权行权日?
一、债券行权日
可转债行权日是可以行使可转债转成股票权利的日子,可转债转换成股票的数量与持有可转债的面值及转股价格相关,而与可转债的交易价格无关。
二、债券交易程序
1、投资者委托证券商买卖债券,签订开户契约,填写开户有关内容,明确经纪商与委托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证券商通过它在证券交易所内的代表人或代理人,按照委托条件实施债券买卖业务。
3、办理成交后的手续。成交后,经纪人应于成交的当日,填制买卖报告书,通知委托人(投资人)按时将交割的款项或交割的债券交付委托经纪商。
4、经纪商核对交易记录,办理结算交割手续。
可转债转股的面值指的是发行价100元还是转债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啊?
债券的面值一般都是用每张债券100元来代表的,当然在计算转股时是按转债的票面面值来算股数了,这些传统的可转换债券在转股时都是用票面面值来计算转股可得的股数,那一个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只反映其市场的价值而已,这个交易价格很多时候并不代表这转债真实价值。原因是很明显,现在110009其转股标的600481这股票现在股价明显低于转股价,对于转债的价值一般是用票面价值100元除以转股价格*标的证券价格(这是粗略分析),若这个计算出来的数少于100一般把这个价值视为100。
对于补充问题的回答:
实际上传统的可转债是一个具有嵌入式的认购权证或期权在里的,也就是说这些转债除了具有一般债券的功能外还有一个“认购权证”的功能在里面,由于认购权证就算其行权价格(对于转债来说其行权价格也就是转股价格)高于现在股票市场价格,即这权证暂不具有行权价值,其权证交易价格也不会为零的,也就是说转债的价格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来自于传统债券即纯债部分的价值,另一部分是来自于期权价值。一般纯债部分的价值很多时候是低于100元的,主要原因是转债大部分发行时的票面利率很低所导致的,但由于转债的存续时间(最长六年)一般往往比现在市场交易的权证(最长两年)存续时间长,也就是说其转债可转股的时间比权证的时间长,这使得转债的期权理论价值较高。实际上从前也出现过传统的可转债跌破100元的现象,这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应该是在2006年以前股改还没有全面铺开时出现的,主要是那时候股市情况很不好所造成的这种情况出现。建议理论上可以把转债的100元视为一般权证的0元。
至于那些可分离交易式转债就是把那一个嵌入式认购权证与债券分离,即形成债券与权证互相单独交易,现在市场还在交易中的权证都属于这类可分离交易转债衍生出来的产品。
可转债股的交易规则是怎样的?
可转债是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债券,投资者只要拥有了股票账户,就可以买卖可转债。具体操作时与股票类似,先输入转债代码,再输入买卖价格,然后输入买卖数量,最后确认。
可转债1张面值100元,所以买卖价格也是100元左右。可转债的买卖单位是“手”,1手等于1000元面值(10张),在买卖时必须严格按“手”为单位申报。
手续费大约是成交额的千分之一。买卖可转债无须交纳印花税。
计算收益,就要看转股价、正股价、以及债券成本。
可转债可以直接在规定时间内转股,而分离式可转债,需要权证行权才可以得到股票,其中的纯债部分不可以转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可转债行权日什么意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可转债行权日什么意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