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为什么白酒跌新能源就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为什么白酒跌新能源就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酒大涨!新能源,芯片要回调了吗?
白酒和消费就是三日游行情。酒精兑水能强国、富民还是改变地球生态环境? 倒是医院越来越多饮酒导致的肝癌患者,只会导致公共医疗费用陡增,最终由全体社保成员买单![发怒]拯救环境迫在眉睫,尤其中国,减排放可以减少自然灾害,水灾、旱灾、高温、湖泊减少....而且也是国际义务,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大国,中国的任务表就放在眼前,不发展绿色能源,既无法向炎黄子孙世世代代交代,环境恶化伤的是中国人自己,也无法向国际社会交代。新能源和科技注定是未来几年的常青树,而白酒就是出来刷两天存在感罢了。
为什么油价,猪肉有涨幅,烟,酒,只有涨涨涨?
提倡少抽烟,少喝酒,涨到一定价格,买的人就少了,但市场不能一下涨很多,涨很多就乱套了,只能慢慢涨
猪肉,油,是必需品,有大量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一是涨到一定程度,就影响消费者,影响民生,所以要管控,价格高了就要控制往下调,消费者得益;
二是价格低了,大量生产者赚不到钱,也会影响民生,所以要往上调,涨价,给生产者赚钱;
这是因为石油以及猪肉品种都很单一,统计涨幅相对简单和准确,烟酒就不同了,品种实在太多了,每一种的价格都不一样,涨价的幅度也不一样,根本无法统计涨幅,就算平均也很不准确。
如果把烟酒按品种来统计,就相对简单准确了,比如说飞天茅台酒,就可以很准确的计算出今年相对于去年的涨幅。
先来分析下猪肉为什么有涨幅?
猪肉的价格涨幅,关键还是要看供需基本面。目前总体产能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今年全年猪价将总体处于下降通道,呈低位震荡走势,国庆中秋消费旺季可能出现阶段性上涨。
另外全国气温大幅波动,疫情影响,都决定了仔猪存活率,正常情况下1月出生的仔猪将在7月中到8月中上市,导致了7月中旬到8月中大猪供应偏少,另外今年中秋和国庆节同一天,中秋国庆的备货预计在7月下旬开始启动,需求方面也支撑了猪价反弹。
而油价的涨幅,理论上讲,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有七个方面:
OPEC国家的石油产量、非OPEC国家队产量、生产成本、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石油消费水平、石油库存、节能、替代能源,但在实际操作中,影响油价的因素绝不止这七个,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达成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双方确定把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并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其他成员国的同意。
所以吗,诶元也牵动着原油的价格,当美联储按照计划加息的举动推动美元走强,客观上导致油价继续下跌。一直以来,强势美元都被视为原油和其他许多大宗商品价格疲软背后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商品都是以美元定价,美元升值会使得它们在使用其他货币的人面前显得更加昂贵。
那为什么烟酒价格会往上涨不跌呢?
1、烟酒属于国家限制消费的商品,该类商品流通环节要征收高额的消费税,这些税金必然会转嫁给消费者承担。比如45元的硬盒中华烟,成本可能只有5块钱,但是40元都是税,这都是需要中国的烟民去贡献的!
2、烟酒这类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价格上涨(或下跌)对消费量的影响不大。直白点儿说,就是价格上涨了,但很少几个烟民会戒烟,很少人应酬时会改喝果汁或牛奶——虽然对于个人而言,价格上涨可能导致其消费的烟酒档次下降,但对于国家和大企业而言,整个市场需求变化不大,受伤的只是那些不具有垄断能力的小企业。
另外中国人逢年年过节,烟酒是必备礼品,需求量是降不下来的,也自然没必要将物价来刺激消费,反而有了涨价的理由,比如贵州茅台!
3、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策略。市场营销的定价策略有三种:成本定价、需求定价和竞争定价。显然烟酒生产企业不是按生产成本来定价的,同时各地方生产企业在本地区都具有相当强的垄断势力,因而定价时是按照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来定价的,同时考虑外来产品的竞争。
举个例子,一包香烟成本3元,但消费者最高可承受价格是10元(即超过10元,他可能就选择戒烟了),8元时企业获得利润对大,但企业考虑到外来香烟品牌的竞争,将价格定在7元,并就这一价格与其他企业达成默契,那么消费者最后只能以7元的价格购买——这种情况下,成本是多少已经根本不重要了。
今年新能源会不会跟去年白酒一样的走势?
有可能,但更多的是不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
主要是行业不同,新能源符合国家政策,在碳中和及碳达峰的大前提下,机会是会很多的。而酒类就纯粹的是消费,顶多有个投资属性。虽说白酒是沉的香,是个很好的标的,但不能符合政策也是短命的。顺便说一下,拿茅台来说吧,有点皇帝的新衣的感觉,就差一个说出实话的儿童了。
完全有可能,新能源不是神,估值太高了,涨的越高跌的越惨,白酒被供奉为神了为信仰了,开始打脸了,白酒从去年的高点开始走下降趋势,中间有反弹只是反弹,今年年底就能看到,既使中间有震荡市也是下降趋势中的震荡,支付宝里讲课的大v们还在讲长期趋势看好,还在用过去两年的经验讲新能源讲白酒,当时我反驳说,今年和明年的走势和过去两年正好相反,大盘指数可能不会跌多少甚至还会上涨,但是有些板块和个股会走进下跌趋势及震荡下跌趋势之中,有的个股跌幅很惨,最近有不少人点赞我去年十一月份及十二月份的评论,今年开始就证明了我当时的看法,大家很看好明年的行情,春季躁动行情,我当时讲是向上躁动还是向下躁动,今年赚钱不易明年更难,提醒大家减仓操作,因为3700多点前两次都未过向下调整,这次一定能过去吗?处于高位时,板块处于高位时,个股处于高位时风险大于机会,今年的结构性行情比去年还差,所以空仓或者轻仓观望的时间比去年长,看准板块轮动时可以满仓操作但一定要及时止盈,长牛慢牛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结构性机会,今年美国加息是最大的利空,国内经济下滑也是利空,国际环境不理想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打压,在内外环境都不利的影响下,有大牛市的基础根本不存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引用天风证券的一个结论:即便个股或板块在明年的增速回落,如果其绝对增速仍然靠前(比如说可以跑赢60%的个股),仍有较大概率能够取得超额收益。
因此,新能源车板块中明年增速回落幅度不大且能够继续维持高增速的品种,仍然有望继续跑赢市场,获得超额收益。
从这一点来看,就跟白酒有所不同。白酒2020年的上涨是由于宽松的流动性使得大量追逐业绩确定性的资金涌入,是在业绩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显著地拔估值;而2021年的下跌,是由于高景气板块的分流,叠加消费疲软、业绩不及预期引发的杀估值。而新能源车今年的上涨主要是基于业绩的爆发,今年也有望成为A股景气度靠前的板块之一,或许并不会重复白酒的路径。
无论是结合近期乘联会披露的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明年预测来看,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都是一个超预期的情况,相关产业链上的优秀企业都大有可为空间。
据中汽协最新预测,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可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而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550万辆,占据汽车总销量的20%左右。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从2021年1月的7.2%一路上涨至11月的17.8%,已接近20%。长期来看,产销量整体维持同比的高增长还是大概率的事件。
但客观地说,明年的新能源车各环节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分化,相较于板块整体的β收益,挖掘基认为细分领域的α收益可能更值得关注。
可以从量和利的角度关注两条投资主线:
从量的角度来看,可重点关注:1)具备全球竞争力、市占率有望提升的细分行业龙头(例如电池等),有望获得行业增速之外的超额增长;2)新技术产业化引领的高增速赛道,或将由于产品结构的变化使得子行业增速高于锂电行业增速,看好高镍、硅碳负极、连续石墨化、4680等。
从利的角度来看,可以关注供需趋紧,盈利能力有望反转,利润率有望持续改善的锂电中游环节,例如毛利提升叠加装机量的进一步增长的电池企业,以及锂的资源属性削弱、加工属性增强的上游锂矿环节。华福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庞大需求使得锂电池板将整体受益,但电池端的优先级明显提升,综合考虑,电池>隔膜>电解液、矿端、正负极。
(来源:华夏基金,华安证券,长江证券,华福证券)
最后还是提醒大家,再好的投资逻辑也需要结合市场环境来综合判断,目前板块估值处于高位,时至年末,市场风格切换频繁,波动放大在所难免,切忌一把梭哈。放眼中长期,通过定投的方式积累筹码,通过分批买入的方式来逢跌布局,或是当前较好的策略。
(资料来源:华夏基金,证券时报等,观点仅供参考,基金投资有风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为什么白酒跌新能源就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为什么白酒跌新能源就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