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基金追跌不追涨正确吗为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基金追跌不追涨正确吗为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下午拉高不追涨什么意思?
这是指的股票里一般不是特别看好的股,如果是尾盘直接拉高,是庄家有意拉高出货的嫌疑,更多是引诱散户追高杀进去,这个是时候正好是主力出货的最佳时机,散户们如果真的接盘了,主力们接机逃跑了。这样就能把散户们死死的套住了,大概率转天开盘是低开,散户们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
为什么机构现喜欢追涨杀跌,难道他们不懂价值投资吗?
这个问题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机构,而是来自市场。
首先,现在的机构和当年不一样,以前主要是坐庄制,而现在多半是跟市。既然是跟市,那么首先就是要学会阅读这个市场,市场在有机会的时候才介入,没有机会之前就会离开,那么市场启动的时候跟随是最好的办法,追涨并没有什么错。
其次,价值投资不代表着只看价值,不考虑投资。是不是有了价值我就应该买入?不是,市场最终由钱决定,每个人在市场里的每次交易,都是用钱在投票,有没有价值,你都用钱投出了一票。你买入了,投了支持票,可是价格还在下跌,说明大家都投了反对票,少数服从多数,杀跌有什么不对吗?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不要以为机构就没有掣肘,机构最重要的追涨杀跌的动力源,恰巧是来自市场外的公众投资者。每个机构的钱都是融资融来的,你的业绩好,大家就投钱给你,业绩差,就没人理你。
你说你价值投资,你净值一直在跌,投资人就要撤资。如果投资人撤资了,你就不得不减仓杀跌,造成进一步的净值回撤。
你业绩好,哪怕去年到今年你都重仓茅台,哪怕大多数人都说茅台要跌,买基金的才不管呢。你去年业绩好,今年我就投给你,有了钱,你可以逐渐卖出茅台,买入更有价值的股票。
就拿这几天来说,悟空问答里已经频繁有人开始问,三天亏了10%的基金还要继续持有吗?大部分的投资人,根本就不看你持有的是不是好股票,他们考虑的是,我来就是为了赚钱的,赚不到钱,我干嘛要投资给你?
这是基金在追涨杀跌吗?很多机构都知道,这里的蓝筹筹码扔的可惜,可是这两天都在拼命的砸筹码。为什么?不砸筹码不减仓,净值上就没法交代,就会影响后面的资金募集。
回头想想,到底是谁在追涨杀跌?
谢谢邀请
说一下我对问题的理解。
首先是机构的概念。机构有三类,社保基金这样做基石投资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
社保基金一般会重仓央企的股票,长时间持有,不会频繁换手。但这样算不算价值投资呢?我觉得不算。社保基金的首要目的是保值,是对抗通胀率,不是追求高收益。
公募基金因为体量比较大,越来越倾向于股票配比,更多是平衡比例,不会在一两只股票重仓。公募基金越来越多,优秀的基金经理却在流失,所以公募基金的投资水准下降很严重。
提到私募基金,我想到一个人,不是王亚伟,而是徐翔。因为徐翔,我知道了“涨停板敢死队”的打法。私募基金体量小,操作灵活,快进快出。表面来看,私募基金追涨杀跌要多,但往往那又不是盲目操作,而是一种策略。
然后说一个概念,价值投资。大家是因为巴菲特老爷子知道的价值投资。我认为,如果你觉得价值投资就是选好股票,一直持有,那么你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就比较肤浅了。
投资股票,一个是选股,一个是进出的时机。如果是有价值的股票,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合适的时间卖出,那就算是价值投资。并不是说,表面的追涨杀跌就不算价值投资,表面的持有不动就算价值投资。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说公募基金的,因为私募基金公开信息有限,大家并不了解。
公募基金内优秀的基金经理,很多都出来自己组建私募了,或是加入一家有实力的私募基金,所以第一是公募基金基金经理整体水平下降明显。
第二是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一人管理好几支基金,很难长期研究,然后去排兵布阵,最好的策略也是短期策略,那当然要追涨杀跌。如果上涨时进入了,再遇到连续几个涨停板,净值蹭蹭涨,如果股票下跌,没有及时撤出,可能会输的很惨。
最后一个原因,公募基金的排名制度,会逼着每一个基金经理都选择短期策略,因为今年业绩不好,明年就换人了。他们不是不想价值投资,而是迫不得已。
我想表面上看到的机构喜欢追涨杀跌,是这几个原因吧。
机构也喜欢追涨杀跌,机构也是追求利益的。
价值投资是对某一只股票在某一段时间内说的,机构或者股评家们就是让散户价值投资,自己一直做投机的事。
两个女人思想问题,一个实在说到哪里做到哪里,另一个说到哪里,却向另外一个方向走了。这就是她给你实在的人立一个“牌坊”,自己去当婊子了。
所以,别太认真了,认真你就输了。
放眼看全世界的股市都是这样的,以“利”当先,投机为主。前一段时间都拿“贵州茅台”当说教,让投资,并且长线投资有什么好处,翻了多少倍。茅台股票一跌下来,这种声音就没有了,难倒跌下来不是更好的投资机会吗?
所以,别太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机构一直喜欢追涨杀跌,不是因为他们不懂价值投资,而是因为他们追求的是相对收益,靠做大规模收取管理费赚钱,也就是说机构必须要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才能赚钱。一个年薪百万的基金经理,如果坚守价值投资进行追跌杀涨,那岂不是要远远地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我敢说过不了2年,在市场上就再也看不到这个基金经理了。
什么叫做业绩比较基准呢?也就是说定下的一个小目标。买过基金的朋友稍微留意下就会发现,每份基金合同都有个业绩比较基准,我们随便来看一份基金合同:
比如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业绩比较基准是:中证内地消费主题指数收益率×85%+中债总指数收益率×15%,也就是说评判这只基金业绩好坏,就要看它能不能跑赢这个比较基准,从这个表里来看,2010年、2012年、2014年这个基金都是跑输的,在2013年以及2017年明显跑赢。业绩基准是机构的目标,它只有按照基准的成分股构成做类似组合,追涨杀跌才能在上涨的时候净值上涨,在下跌的时候净值回撤。
追求跑赢业绩基准,不断做大规模,收取更多的管理费之外,机构追涨杀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仓位限制。在牛市里,所有的投资者都情绪高涨,申购资金不断涌入,导致基金经理被迫追涨买入,而熊市的时候,投资者又极度看空,不断地提出赎回申请,基金经理也只能卖股,杀跌,来应对流动性的要求。这种现象一直都存在,不是基金经理主观想这么做,而是无奈。
基金经理多数都是名校光环,资历也不错,在投研、风控或者一级股权投资历练过,多数人都是懂价值投资,但是到了市场上却经常追涨杀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基金追跌不追涨正确吗为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基金追跌不追涨正确吗为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