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股票跌破发行价股东能不能减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股票跌破发行价股东能不能减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股东减持不得低于发行价什么意思?
主要为了稳定市埸,保护投资者的根本利益。股东用低于发行价减持,说明对该上市公司没有信心,或不看好公司的发展前途,或投机炒作。
董事会为稳定股价,杜绝抛售,下令不得减持低于发行价的本公司股票,防止波动,确保股价稳定。
大股东减持的股票,原值是网上申购的价值吗?
自然不是申购时的原值,也就是所谓的股票发行价。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理解三个知识。
一是股票的面值,在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的面值均为每股一元。
二是股票的发行价,当股票上市发行时,上市公司从公司自身利益以及确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发,对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发行,通过投行的询价,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来发行,这个价格就是股票的发行价。
三是股票的成本价,也就是所谓的原始股价格,原始股是按照净资产作价的,自然会很低,而且在上市前如果经过分红股本扩充等,那么单股的成本价会进一步降低,而原始股东按照出资额和所分到的股本数,折算下来会很低的,甚至可能是负数的。
这种情况曾在某个一度很有名的白酒企业上演,董事长等一众高管通过于股本扩充和分红,相当于在上市前用-2元的价格持有了大量股份,而一上市就身价达到数十亿元。
如果股东开始减持,他的成本价自然不是发行价,而是从一开始不断折算下来的成本价。很多人都是极低的成本上市,鉴于大小非的持股成本仅大约1元,理论上可在1元以上任何价位套利,当股价涨到几十元,所以减持的动力非常强的,即便甩2个跌停板砸出去也还是大赚特赚,这也就是2008年大小非解禁时的情形。
可以说,2008年大小非解禁和其筹码的猛烈抛售成为令市场谈之色变的一大主要压力,从2008年大小非全流通开始后,金融资本就失去了A股定价权,当时市场的底不再是金融资本抄底买出来的,而是产业资本的大小非套现卖出来的。
次新股解禁时,股价破发对上市公司有什么影响?
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可以直接影响二级市场的股价,但二级市场的股价并不能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次新股解禁时,二级市场股价跌破发行价对上市公司本身也是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二级市场的股价仅仅代表该公司的一个市值表现。唯一能够影响到的是大股东的股权质押,同样的股票数量,股价低质押获得的资金就少,股价高质押获得的资金就多。另外,如果是正处于质押中的股票,一旦股价跌破发行价,质押股票达到平仓线,大股东就需要提供补充质押,否则将面临平仓。下面,结合实例为大家介绍一下次新股解禁对股价的影响。
(一)当前市场次新股的情况
2018年8月上旬共有7只次新股解禁,其中解禁金额在10亿上的公司有4家,分别是秦港股份、永安行、创业黑马、联合光电。14只次新股跌破发行价,其中跌破发行价幅度在20%以上的公司有3家,分别是恒林股份、山东出版、振江股份。解禁规模最大的是秦港股份,跌破发行价幅度最大的是恒林股份。
(二)次新股解禁的影响
次新股的特点是上市时间短、发行溢价高、上市前机构股权投资比例大、首次解禁规模大、上市后机构套现意愿强。下面,我们结合秦港股份为大家分析一下次新股解禁对股价的影响。
1.解禁规模大。根据秦港股份公告,2018年8月16日限售股解禁,据估算,除去因股权质押、高管禁售等原因无法出售的部分,实际可以在市场出售11.36亿股,占总股本的20.34%,按目前股价计算解禁市值为43.28亿。
2.对市场冲击大。这次解禁的股份类型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原始股成本极低通常为1元,而新股发行溢价高,尽管秦港股份上市后跌幅巨大,但目前股价仍然是原始股股价的近4倍。大股东减持意愿比较强烈,特别是机构股权投资者中“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这样的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的投资完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投公司上市后不会长期持有股权,一旦其持有的限售股解禁必将对二级市场的股价产生较大冲击。
3.趋势扭转困难。大规模解禁后市场增加了17%的流通盘,不论是在资金面上,还是在市场情绪上都会对股价产生较大压力。趋势扭转的本质是资金的推动,但在资金量不变,流通盘变大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时间和空间来消化。
综上所述,建议大家今后操作股票时要尽量避开次新股和有大规模限售股解禁的股票。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愿大家早日实现盈利梦想,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如果认可,请关注支持我们的不懈努力,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股票跌破发行价股东能不能减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股票跌破发行价股东能不能减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