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方债券能抵押给银行融资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地方债券能抵押给银行融资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债券融资主体是什么?
债券融资主体一般都是公司,用公司的名义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一样,同属于直接融资,而信贷融资则属于间接融资。在直接融资中,需要资金的部门直接到市场上融资,借贷双方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而在间接融资中,借贷活动必须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由银行向社会吸收存款,再贷放给需要资金的部门。
县域融资渠道有哪些?
1、利用土地做抵押向银行贷款。
这一类的融资手段在绝大多数政府平台中都是借款的大头。
这类贷款的资金成本一般在7%左右,其实很多区县级地方的政府平台是没有评级的,他们很难公开发债,地方上要举债,主要就是靠政府平台从银行拿贷款,尤其是在当地有营业网店的银行以及本地的村镇银行,这些输血政府平台的比较多。这类贷款一般要占到地方债务的一半以上。
2、公开发行债券进行的融资。
发行公开/私募债券的融资成本其实比银行贷款、信托都低,一般利率在3~7%之间。这类融资渠道的占比要看当地的经济实力了,经济越好的地区占比越高,经济差的地方甚至可能没有资格发债。
公开发行的债券属于标准化资产,发行的债券可以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公开流通买卖。所以经济好一些的地方政府会打造几个信用评级高的发债政府平台发债,而贫困地区则很难通过发债来进行融资。
3、从保险公司拿贷款。
走这一类通道的资金也有,它的融资成本跟银行几乎差不多,因为险资本身资金成本低,而且期限长,投放到政信类项目上的期限也很长,而且一般资金量比较大,也是一个很大的金主。
4、非银行类的非标贷款。
银行的贷款其实绝大多数走的也是非标的通道,就是说,银行把钱借给地方政府平台的债,它不能够在银行里或者证券交易市场里面公开买卖交易。能在银行里面公开交易的那种就是标准资产,比如北京债、四川债那种。
非银行类的非标借款主要就是:信托,定融,融资租赁的融资。同一家政府平台从这三个的通道上获得的融资特点就是成本稍高,占比低,期限较短,基本在两年以内,极少数有三年期的融资,对比其他渠道而言,非标准化融资的限制较少,往往在地方政府平台融资体系中起着“备胎”或“润滑剂”的作用。
政信债就属于非标准化融资,一般地方政府会通过信用评级高的政府平台公司发行信托产品,或发行金交所产品,最终实控人都是地方政府,产品安全性还是相对稳健的。
债券可以在银行贷款吗?
若通过招行贷款,质押贷款可接受质押的质物:
可接受质押的质物:人民币活期存款和人民币定期存款保证金、外币定期存款、本外币定期存单、凭证式国债、储蓄国债、记账式国债、本外币受托理财产品和个人人寿保单;
消费质押贷款仅能接受借款人本人或其配偶名下质物质押。
一般质押贷款的授信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单笔贷款或授信项下单笔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若贷款用途为留学贷款的,单笔贷款或授信额度期限最长不超过6年(含)。质押贷款金额:最低不得低于5万元,原则上不得超过1000万元;
产业园如何给园区内企业融资?怎么与银行合作贷款产品或者与投行合作债券融资业务?
感谢邀请,以下言论仅为个人观点,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您的问题好大,我并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目前来讲,通常产业园区多为政府为地方经济发展而特别开设的特殊产业环境。其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
按着个思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政府为企业融资,可以首选逐层股权抵押式贷款,企业将实际股权转让给地方政府,政府出面进行借贷委托。换句话说,就是地方政府进行担保,企业将特定比例股权进行抵押获得流动资金。
其次便是企业进行信托贷款。由于目前信托贷款的效率比较高,而且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所以企业将股权出让进行直接型融资,或者将股权进行抵押式融资。不过由于目前信托公司良莠不齐,所以可以借助银行帮助找到优质的信托公司进行融资。
再者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投资股权形式对企业进行收编,然后面对公众发行企业债券,在一定时间内承诺本息偿付。但是,由于债务到期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企业造成经营压力,这个方式应当有选择慎用。
当然,还有一种方式,便是产业园区自身拥有一定的价值,若为政府所有,政府可以通过抵押亦或发行地方债的形式进行直接融资,再将资金以借贷形式流入企业中去等等。
当然,这个问题本身涉及方面较广,实施起来也不会像我说的这般容易,不过可以依照这个方式去想想看,或许会有更加适合的方式。
应该说,目前我国现行的对于中小微企业资金面的宽松政策,是极其有利于企业进行贷款的。如果是优质的企业,我想地方政府与银行应该是可以给予一定优惠和方便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方债券能抵押给银行融资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方债券能抵押给银行融资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