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理财存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怎么理财存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买银行理财或存款每个月的收益最高还保本?
现在是想要收益就要做好亏损本金的可能性,如果想考虑保本就别太考虑收益了。很难两全的。
从2022年1月1日开始,银行不再被允许发行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了。这也是继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之后要求的最后期限。
其实当时的资管新规要求所有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要在2021年就必须下线的,但是赶上了2020年的黑天鹅事件,也就是疫情,导致这个政策的最后落槌时间延后了一年。
如果你想考虑保本,以下的理财方式是可以考虑的。
第一、银行存款
只要是银行的普通类存款都可以,定期存款、大额存款、大额存单,只要是银行的存款方式,都是可以保本的。
当然,前提条件是你的存款不要超过50万(针对小银行的高息存款方式)。
因为按照存款保险制度来说,如果银行倒闭破产,存款保险基金可以先行兑付本息和不超过50万元的部分,超出的部分可能会进入到银行的债务中,待破产清算之后再行兑付,至于能不能兑付或者兑付多少那就是个问题了。
第二、国债
从长期来看,我们的国债还是比较坚挺的,虽然我们在国外发行的负利率国债依然受到追捧,但是对于我们国内的国债市场来说,现在还没有到负利率的时候,就是收益很低,现在十年期的国债大约在2.8%左右,不算高吧。
第三、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收益不高,例如现在的余额宝就是典型的货币基金,巅峰的时候,余额宝的收益高达7%,这个事情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余额宝的收益就开始下降,很快就降到了现在2%左右。
所幸的是现在的余额宝盘子比较大,风险也特别的低,所以保本的理财方式注定收益不会很高。
这三种理财方式当中,收益性相对较高的还是定期存款。
现在的银行定期存款三年期的可以达到3.5%以上,不过都是以中小银行为主,如果想存还是可以存的。
在内外部不确定因素放大的情况下,股票、基金市场风险放大,购买国有大行的定存理财产品或国债应该是很多普通家庭保持收益的有效投资方式。注意去国有大行、看清理财周期、退出条件、投资标的、信息反馈机制等。
怎么样理财?什么是理财?
理财是对自己财富的一种管理,每个人对理财的需求不同,有的人希望财富保值,不贬值就可以,有的人希望有稳定的财富增值,还有的人只希望自己的钱能安全隔离。无论哪种理财方式,都遵循着投资界的三角法则:理财的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三项只能得到两项。
在介绍理财产品之前,我们需要知道标普家庭资产象限图,做好一个稳定的理财投资需要包括这几点:
1.要花的钱:家庭日常开销需要随时花的钱,流动性高
2.保命的钱:需要购买基本健康保险的钱,专款专用
3.生钱的钱:这部分钱为了拉高整个组合中收益,风险高
4.保本的钱:这部分钱追求安全稳健,风险小
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就可以配置比较稳定的投资理财方式:
一、 日常流动性资产-余额宝
这个大家都懂,我们可以将一部分日常开支所需的钱放在余额宝,随时取用。
二、 健康保险-重疾储蓄保险
重疾储蓄保险是一种兼顾健康和储蓄的保障型产品。这笔钱放在保单里,如果不幸发生重疾,可以获得一笔大的现金流,用于治疗、补偿、疗养。如果一辈子平平安安,也可以把这笔钱取出来,可用于养老。
重疾储蓄保险是现在非常热门的险种,我们可以选择在中国内地或中国香港购买,两地的区别是中国内地的保单暂时没有分红机制,也就是说今天买了100万的保障额度,50年后仍然是100万;中国香港的重疾保单是分红保单,保额随时间增长,50年后达400万抵御通货膨胀,这也是很多人赴港购买保险的原因
三、 储蓄保险-储蓄类保险
储蓄类保险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养老金,教育金,是一种稳定的中长期投资,所以非常适合长远规划,实质上是将钱交给可靠的保险公司打理,但稳定性较高,风险较小。现在比较火热的例如香港的储蓄险、内地的年金等,都属于这一方面。
四、 高风险-股票
投资股票需要耗时耗力,适合有精力,有干劲,有头脑的人投资,这些人往往能在顺势逆势的情况下都能获得高回报。但股票是一种高成本投资,需要承担的风险比较大,并且与经济形势有很大的关系。
五、 房产
房产投资几乎成为公知的一种投资方式,有钱就买房被认为是最稳健最高回报的投资方式,其实买房也有很大的来自政策、市场的风险,未来的房产税、遗产税问题,同样是潜在的未知分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理财存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理财存钱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