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银行剪刀差什么意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银行剪刀差什么意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m1和m2剪刀差?
M2和M1的差额,被称之为“准货币”。
M2-M1=对公账户的定期存款+个人账户的银行存款+证券账户的保证金;
虽然这部分货币没有像现金一样在市场上流动,但是代表着潜在的购买力,所以又叫“潜在货币”。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M0、M1和M2是我国货币统计制度中,将货币供应量按照流动性划分的三个层次:
最底层是M0,叫做“流通中现金”,指的是银行体系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的现金之和;
二层是M1,叫做“狭义货币”,是指以M0为基础,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各种社会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第三层是M2,被称之为“广义货币”,指的是以M1为基础,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各种社会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的保证金。
M0的流动性最强,其本身就是在市场上流动的现钞;
M1的流动性其次,因为M1实际上就是M0+对公账户的银行活期存款;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单位对公账户的活期存款是可以开支票的,所以流动性会比个人活期存款更强。
M2的流动性又略低于M1,M2简单说就是M1+对公账户定期存款+个人账户的银行存款+证券客户的保证金。
剪刀差是指M2和M1的同比增速(增长率)的差额,知道了M2和M1的数值,还得计算出M2和M1的同比增速,这样才能算出每月的剪刀差。举例:2009年8月M2的同比增速为28.53%,2009年8月M1的同比增速为27.72%,则剪刀差=28.53%-27.72%=0.81%(即剪刀差为0.81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剪刀差监管标准?
不良贷款“剪刀差”指的其实就是已全部核销的不良贷款,这部分已经足额计提损失并从资产科目减计,但在银行内部仍作为不良贷款,只是在计算监管口径和对外出财报时不列入。简单来说,“不良贷款剪刀差”指的是逾期贷款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的差值。由于在四级分类,逾期贷款就是不良贷款,而五级分类中,逾期只是分类的指标之一,所以“剪刀差”等价于四级分类不良贷款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的差值。
补充下,剪刀差的产生反应了银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委之间的不同意见,说几点大家感受一下:
一、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核销需要财政部门审核才能从利润中减记,起到抵税作用。具体参考的文件是《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版)》,其中以“呆账”表述,而非“损失类”。
二、银行的会计科目是根据人民银行的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虽然各家银行有所区别,但基本上都会单独设置逾期贷款科目。有关的会计操作,比如冲减利息是按照逾期的天数来定的。而五级分类不在会计科目中反应。
三、五级分类会在银行年报中风险管理部分或资产质量分析部分提及,一般不在附注的审计报告中。而逾期贷款在年报正文和审计报告中都会出现。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M1、M2的剪刀差?
货币供应量M1、M2剪刀差指的是M2与M1的增速之差,主要是用于判断资金活跃程度,尤其是企业商业活动层面上的变量。
剪刀差越小,经济体系中货币供应量存款活期化倾向越高,经济活力越高;相反,存款定期化比重较高,经济活力趋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银行剪刀差什么意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银行剪刀差什么意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