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基金经理的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基金经理的钱从哪里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公募基金经理收入来自基金的管理费,而私募则是从利润中提取呢?
1、收益方式不同。公幕赚的是管理费,私募赚的是浮动提成,这对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造成了一些私募基金收益偶尔醒目。
2、部分私募操作较极端,极端的操作成就极端的收益。但也有可能会带来极端的风险。
基金经理如何提成?
1. 管理费,按管理资金的总额计算,一般是年1-2.5%;
2. 收益分成,即carried interest;一般是基金除本金外,收益的20%归管理人,其余80%由全体出资人按出资比例分配。
以上是大致、通用的说法啦,具体每个基金的计算都有不同的。
基金的收益和基金经理有关吗?
当然有关系,基金经理是一只基金的代言人,很多时候基金经理的品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基金本身,投资者追随基金经理的行踪进行投资,而不管他管理的是什么样的产品。
基金经理需要统筹全局,基金经理的择股能力,选股能力,风控能力,经验,性格等相差都是很大的,有的基金经理不管管理哪只基金,业绩都不会很差,有的就不一样了,走到哪哪的业绩就直线下降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由谁支付?
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由基金的持仓人支付,基金公司也是通过这一部分费用盈利和维持公司的日常运作的。相当于基金持仓人给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一笔钱,请他们帮忙打理自己的资金,赢取超额收益。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基金公司挣钱了,基金持仓人亏本
如果基金经理真的有能力赚钱,为什么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赚钱而是需要筹集资金呢?
诸葛亮打仗比刘备强也只能当军师
基金经理也是通过业绩竞争上岗的,能力肯定是有的,比大多数股民的投资能力要强,不要用自己的业余爱好去挑战人家的专业。
基金经理既然有能力,那么为什么要筹集投资人的资金为投资人炒股了?
1、股市是一个投资市场,他的回报率长期来看也是市场的平均水平,即便略有提高,也不会比市场正常水平高太多,我们都学过复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基础的话,也是很难通过做股票获得财务自由的,基金经理资金本身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钱,他的基数底,哪怕每年能稳定获得20%的盈利,也需要很长时间的。
20%的年回报率已经非常高了,巴菲特过去60年也就这个水平,无人能出其右。
今年前11个月,近300只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9.01%,仅有11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具体来看,上投摩根医疗健康以5.25%的收益率暂居首位,建信稳健、南方新兴消费分别以4.60%、4.30%的收益率暂列第二、第三位,诺安策略精选、金鹰信息产业A分别以3.61%和1.12%的收益率位居第四和第五位。
基金也是看天吃饭的行业,行情不好,很难获得超过市场水平的收益。
2、自己如果只有100万的资金,每年20%的回报率,一年只有20万的盈利,如果是操盘1个亿的资金,一有15%的回报率,那也是1500万的盈利,提成20%也有300万的收入。再加2%的管理费用,就是500万的收入了。即便没有收益,管理费也能收一些,旱涝保收。
2017年基金经理的平均年薪(文中平均年薪均为中位数,下同)为169万元。在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基金经理平均工资是192.09万元,接近200万元。而在非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基金经理平均年限是145.32万元,接近150万元。
今年行情很差,收入会缩水很多,如果是自己炒股而不是管理基金,收入为负都有可能。
专注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股权设计和激励,业余爱好搏击
欢迎点赞、关注
咨询合作请私信
真相是: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期货股票交易高手,都不能确保在单位时间内,100%赚钱。
所谓的投资,投机,交易做到顶级,也无非是做着正确的事情,等行情的到来。
比如,在熊市中,所有股票都在跌,那谁也不好使,都得亏,只不过是亏多亏少的问题。
基金经理的本身,大多数都是从底层交易者做起来的,他们自己本身肯定是交易的。但是,自己的资金有限是其一。而且越出色的基金经理,他的风控能力就越强,风控能力强的话,他们本身也不会冒太大的风险满仓重仓去做。既然是这样,那么他们难道需要守着自己那点资金,慢慢的依靠复利去熬么?
听说过科斯定律吗?资源,是谁用的好就归谁。资金总是会流入最擅长使用它们的人手里。虽然基金经理的水平肯定也是369等,但我们假设一个基金经理是一个顶级高手的话,那么你想,他即使自己猫在角落里也会被发现的,因为有一个人天天赚钱,想不被知道都难。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说,你做的这么好,你帮我管点资金被?我给你一个亿,亏了算我的!
你说他同意不?
自己靠自己那点钱,轻仓控制风险靠复利,而且行情还经常出现不利期,那么,这个时候,他利用他的专业能力,去帮助一些有钱,但是不会交易的人去交易。
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么?
也就是说,基金模式,其实就是想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只不过,但是这行的困难在于,这个世界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保证自己不赔钱,但是很多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
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他不可能100%赚钱,而且,在某些时候他的业绩可能连市场上最新的新手都不如,比如,牛市中满仓的新手,赶上好运气买到了一支连续上涨股票的新手等等。基金经理的能力在于:长期综合来看,他们的风险收益能力,比其他人更强一些而已。
各位觉得呢?
点赞支持一下,谢谢。
就以美国为例,如果你用过去50年的数据做分析,肯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那就是99%的基金经理都发财了!!但是,那些基金的投资人,也就是所谓基金经理的老板,最多只有20%的人没有亏本!!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般而言,
第一,基金经理是有基本工资的,旱涝保收!哪怕基金亏本,他们的工资也不受影响!
第二,基金经理的高额奖金是按年结算的!比如,你投资了10个亿在一个基金里!前面五年赚十个亿!那么,基金经理会获得2个亿的奖金!(20%不算高)!但是
第三,到了第六年,这个基金亏了50%,清盘……那么,你可能会拿回来的钱不到10个亿!!但是,基金经理前面五年拿到的那2个亿奖金?是不会吐出来的!!
……
我再举个例子……
假设在赌场里,有人问你,你给我100万,我帮你赌博,就押大小,不论输赢,你每次都要付给我5万块作为劳务费!!然后呢,每次如果赢钱了,我要抽取20%的利润!如果亏本,我不管!!你自负盈亏!
请问,你干么??
……
傻子才干!!对吧?
问题是,傻子很多!
……
有人问,就没有好的基金经理么?当然有,真正的好的基金经理是怎么做的?我告诉你…
第一,他没有工资
第二,他的收入就是基金盈利,
第三,以最少十年为标准,做个总结,如果十年后赚了100个亿,基金经理拿走20%的利润!!如果十年后,这个基金没赚钱?那么,这个基金经理这十年分文没有!白干!!
……
期限越长,这个基金越可靠!!!
首先,这些基金经理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当的,都有高学历,至少985,211的硕士起,大部分还是海龟。
其次,这些基金经理有能力吗?肯定比一般人有能力,因为学历就是实力,有本事你去考个211硕士,或者美国常青藤大学硕士?
最后,这些基金经理有赚钱能力吗?
有能力和有赚钱能力,是两个概念。学习能力是否能转化为赚钱能力,得两说。
曾经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做私募这么多年,这几年业绩也不咋地,因为市场不行。
同样的还有任泽松,公募一姐王茹远,都在公募凭借自己的风格和市场波动赚到很多钱,而任泽松最终也亏了很多钱。成也创业板,败也创业板。
公募的饭比私募好吃,但是在公募有名气后,很多基金经理都私奔了。但最终能持续牛下去的却很少。
为什么公募容易出名?这其实也有套路的。很多都是先做一个明星基金,公司其他产品给明星产品抬轿,很多基金公司都这么干过。这算不算操纵呢?
我一直相信巴菲特说的话,一般的人,持续定投指数基金,一定能跑赢90%的基金经理。
相信自己~
要弄清这个问题,得先弄明白很多的基金到底在做什么事情。
每逢牛市,我们总能看到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基金涌现出来,而这些基金的一大共同点就是只收取管理费,而亏损不承担风险,大不了清盘。对于这些基金经理来说,基金净值好不好不重要,基金的规模远比净值重要的多。所以我能融资100亿,绝对不考虑只要10亿,因为管理费才是最关键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当熊市来临的时候,管理人们肯定不会说自己能力不够,管理不了导致了亏损,他们会说时间是检验牛股的唯一标准。只要你不赎回,什么都好办,最好套十年,什么都不管。所以牛市来的时候,管理人就吹嘘自己能力如何如何,熊市来的时候,就告诉你股票是有价值的。这种情况的基金是真没本事赚钱,他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管理费。
当然还有一些基金管理人确实很厉害,他们收益很不错,也很自信,并不缺小钱,当然他们有野心,想赚更多的钱。就像周边有几位,盈利8个点以内不收费,超出的部分37开。听起来很合理,但是很奇怪的是,这种产品往往没市场,因为大多数人又舍不得那个三成的利润。
无论哪种目的吧,融资低成本资金来获得高额的回报,巴菲特都在这么做,只是方式方法不同。有些在做事,有些在圈钱,投资人自己甄别就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基金经理的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基金经理的钱从哪里来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