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股票平仓会影响征信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股票平仓会影响征信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原油宝事件中,中行有权将保证金纳入个人征信吗?有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朋友们好,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中行有权,将没有足额缴付保证金的客户纳入征信不良名单。但是结合实践,估计中行暂时不会这样做。因为中行已经发布公告,态度有所回转,要和投资人共度难关。
首先,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中行有权将未足额缴付保证金的客户纳入征信:
1,原油期货交易,属于保证金交易,又涉及到银行,因此,事实非常清楚,简单,具备纳入征信的条件。
2,根据征信的相关规则,欠缴,承诺的,保证金,的确是归属于失信的行为。而且在相关的投资协议中,通常都会有明文的规定。
小结:从目前的情况出发,中行是有这个权利,将欠缴保证金的客户纳入征信黑名单,而且符合征信条例。
其次,中行态度有所回转,这就为,暂缓避免纳入征信,协商更好方案,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选项:
日前中行已经发布了新的公告。如上图,表示要和原油宝的投资人,共度难关。这就为,中行会否将这些原油宝,欠缴保证金的客户纳入征信,或者提供一些宽松,带来了想象。
小结:原油宝事件是由多种因素所促成的,没有先例,因此中行会否真的将这些欠缴保证金的客户,纳入征信,还有待观察。
最后,来总结分析:
期货交易,大多为保障金交易,有明确的管理和协议。而且根据征信的相关规则,欠缴保障金是完全可以纳入征信的。
但另一方面,这一事件,是由多种因素所促成的偶发事件,没有先例可循,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因此,中行是否会行使这一权利,或者有其他的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至少暂时,不将这些人纳入征信,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中行原油宝这次赔了300多亿,那么在这之前,赚过多少?
原油这个产品是最近一个月才火起来的,起因就是3月7号的时候沙特、俄罗斯价格战引起原油价格大跌,加上疫情的原因,以及各大财经网站不断的发原油破几年几年新低,就像前几年黄金大涨,连中国大妈都一直买。 原油热度不断增加,大家抄底原油的热情高涨,可是,买原油不是这么容易的,首先,我们国内上海能源所上市的原油品种有投资门槛,要求资金量大于50万,而国外的原油不好开户,这个时候银行又在宣传,宣传说在银行可以直接买原油,可以做空做多,无杠杆,风险比较小,无门槛,然后就有大批人涌入银行买原油,如工行,建行的纸原油,中行原油宝,工行和建行后面有限制开仓,这个时候咱们的主角中行原油宝上场了。 原油没火之前,中行的原油宝是没什么人买的,更不要说赚多少钱的问题。原油宝这个产品是银行自己开的盘,当里面做多的多余做空的时候,中行的操盘手就要去买纽约原油或者欧洲原油对冲,此次中行原油宝事件其实是中行操盘手的问题。
中行原油宝和美原油挂钩,买的期货为啥没直接爆仓强平,跌破负30美元?
如果对“游戏”规则,有所了解,或许你就不会这样问了!
规则一:中行原油宝只能合约交易、无法进行实物交割
很多网友对此一直有疑问,既然持有7.7万手(约7700多万桶)合约,为何不直接参与实物交割,然后等到油价上涨,再卖出呢!
这个想法是好,但却不是不可能的!因为,“游戏”规则不允许!
根据CME原油交易规则,参与实物交割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石油属于高危品,实物交割必须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有地方储存。
实物交割,必须提前三天申请,且必须得有相关资质才行。
中行一个金融机构,怎么可能具备石油交割资质。
另外一开始,中行原油宝,就只是一个通道,让投资者可以参与原油期货合约买卖,自己赚点手续费的(听说蛮高的),又怎么可能会远赴美国交割石油呢!
规则二:合约交易,要有对手方,否则无法完成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中行原油宝产品交易设计的确是有“缺陷”的!
原本只要在前几天,对合约进行移仓操作,根本就不会带来如此庞大的亏损!
可中行当时设计此款产品,不知道是如何考虑的,将移仓设定在合约倒数第二个交易日,而且交易时间截止到4月21日22:00。
这样一来,当22日凌晨,原油价格出现暴跌时,交易渠道已经关闭。投资者即便是想平仓止损,也难以操作。
还有一点,WTI原油5月期货最后一个交易日,没有足够的交易对手方,即便是想卖合约,恐怕也是卖不出去的!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才使得大量的中行原油宝仓单,只能按结算价﹣37.63美元来结算。据说,损失或将超过300亿元。可想而知,有多“吓人”吧!
总之,“游戏”规则之下,中行不可能参与实物交割,而产品设计本身就有缺陷,交易渠道提前关闭,这才造成如此大的亏损!只是不知道,这个事情后续会如何处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那么多评论,没有懂行的。善良的中国人以为银行也被坑了,错。银行只是挖坑的。
给大家讲一下原油宝是个什么东西。按照原油宝简介,原油宝是虚拟盘,银行是做市商。做市商是什么概念呢?所谓做市商并不是期货公司会员,银行跟期货交易所是什么关系,可以说毫无关系。根本没有交割,运输这些破事。说白了,银行拿着原油数据跟投资者赌博。就像赌博的人,可以在路边赌过来的下一辆车是单号还是双号。原油数据只是赌博的准则而已。就拿这几天的事件来说把,做多者做错了方向,银行赚钱,做空者作对方向,银行赔给你钱。只是因为数据太特别,做空的人很少,银行见财起意,狠宰了客户一刀。说说投资人亏的钱去了哪里,当然是让银行赚走了。至于投资者怎么办,1.可以起诉银行,这里面涉及休市以后怎么认定的问题。2.投诉到银监会,据我所知,所谓做市商业务,在中国可能属于非法的,投资者完全可以要求银监会介入调查,把这个业务定性为非法赌博,或者诈骗。讨回损失是可能的。
再补充一点,银行的原油宝业务跟满大街那些期货公司的性质是一样的。没有实盘,根本没有什么期货标的。性质就是聚众赌博,完全非法。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
1现货原油和期货说有区别的,现货原油抄底也好,做空也好,保证金交易,实时买卖,如果出现剧烈波动,设定止损都会自动交易出局,或者出现爆仓,达到临界值。也就最多亏损本金,但是期货不一样,属于延期交易,到了某个时间点必须进行结算,做空的机构趁着期货合约交易日,做空同时逼迫多头出局,而中行的移仓操作,等到第二天已经错过了交易时间,直接就是按照负数合约结算。
这在国外期货交易中,经常有的情况,期货和现货是不同的,国内投资者把期货当现货,还有就是中行产品设计有问题,风控也不到位。而且没有告知客户风险,很多都是签了个电子投资协议,不知道会出现亏损完本金,还会出现负数要倒贴银行的情况。中行还发布过原油便宜跟水一样的广告。很多抄底的人不仅本金亏完了,还要倒贴给银行钱。
中行的做法个人觉得属于帅锅行为,这个原油宝的亏损300亿以上,如果全都让客户承担,中行就太没担当了,不还会上征信,而且会把你的资产划扣来抵冲原油宝亏损,这件事情已经上了热搜,舆论也是站在投资者这边,把客户本金亏完了,然后还让客户倒贴3倍的钱给银行,这是什么金融逻辑,这不是耍流氓吗?
你怎么看?评论区交流
今天看了新闻,了解到一部分,说下我了解到的。
美国一个机构,原油期货
中行替散户做多头,涨钱就赚
结果,美国机构十五号宣布改规则,可以产生负价值,
中行给客户的交易停止时间是晚上十点。(合同标注:最后交易日的北京时间22点就等同于明天的凌晨二点)
美国的停止时间是北京时间第二天凌晨二点
结果,中行停止之后境外空头开始利用中行漏洞做空
之后跌破中行给客户指定的下跌20%就强制平仓,结果,中行平仓却没有下家接仓,最后中行平到-37美元多。
从这里看中行因为合同明文标注没有半点问题,
暴露出来的点是:境外专业人士认准了中行的门外汉技术,在中行漏洞外进行狙击强势做空,
明确指出:中行合同里的北京时间22点对标第二天2点。意思是北京时间22点即使是标价11元,如果第二天凌晨两点境外结算价格为-37,也是按境外价格算。那么因为国内22点停止交易后,就产生了一个四小时左右的真空时间。而这个时间里因为停止国内停止了交易,所以境外不管怎样都只能靠中行跟空头博弈。
也就是说,中行的22点截止,就意味着散户的投资22点之前如果没有移仓等就完全被动。只能以结算价算。没有余地。
为什么中行原油宝买的期货没有直接强平?这个和中行交易的制度有关,因为中行的交易规则规定在22点之后就休息关闭交易通道,不再盯市和强平,这个就造成你即便发行WTI原油2005的期货合约价格暴跌你也是无法强平的。这个是中行产品的设计缺陷,所以虽然中行有相关规定可以推脱责任,但是产品存在设计缺陷也是事实。
再者来说在最后一个交易日是很难找到交易对手的,因为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提前平仓和移仓了,都不会真正的坚持到最后一个交易日,在期货交易的投资这种,绝大部分都是不具备实物交割资质的,所以绝大部分投资者都会在最后交易日之前就平仓,或者移仓建仓下个月的期货合约,所以在这个时候你也很难找到对手盘的。这个也是原油宝产品的设计缺陷,其他比如建行也有类似的石油产品,但是都已经在几天前就平仓和移仓了,所以他们才避免了这个悲剧的发生。中行原油宝为什么要坚持到最后一个交易日还不平仓,这个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只有等到最后调查公布结果了。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导致交通停滞,经济关停,飞机停航,这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减少,国际机构预测4月份对石油的需求减少了3000万桶/天,要知道疫情前全球每天的石油消耗就是1亿桶,现在的4月份相当于减少了30%的需求了,但是沙特等国家的联合减产要到5月份才得以实施。同时全球的原油存储基地空间都不多了,快到达极限,换句话说,你买来了石油,也要付出极高的存储成本,而运输价格也在暴涨。需求骤降、运输成本和存储费用暴涨,这几个因素同时存在,才导致原油期货价格在最后交易出现极端的负值情况。
这是一个非常诡异的事情,按理来说不应该发生,但是就是发生了,WTI原油2005期货合约的价格也仅仅在那几分钟维持负值,之后就恢复成正数了,但是他的结算价格就是在这三分钟的时间段决定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一样,所有的小概率事件都同时发生了。造就了这么一出百年一遇的现象。
关于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会出现退钱给投资者的可能吗?
就依中行“原油宝”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来看,退钱给投资者的可能性并不排除。
从法律层面,和尚基于个人以下考量:
1、中行原油宝客户基本情况
据财新报道,中行“原油宝”客户6万余户,其中1万元以下的投资者约2万户、1万-5万元的投资者约2万户、5万元以上的投资者约2万户。按照协议结算价统计,6万余客户的保证金42亿元全部损失,还“倒欠”中行保证金逾58亿元。
中行该产品多头头寸约在2.4万手到2.5万手(一手为1000桶油),估计此次总体损失规模应不少于90亿元。
原油宝客户诉求目前反映给了国家信访局,国家信访局已转交到了国家银保监会和中国银行。
2、中国银行自称“做市商”,实际没有做市商资格
据中行官网信息显示,原油宝是中国银行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按照报价参考对象不同,包括美国原油产品和英国原油产品。中国银行作为做市商提供报价并进行风险管理。
据查证CME会员资格,中国银行作为法人单位,并不是CME会员,也就不具有CME的做市商资格。
中国银行既然没有做市商资格,那为何宣称自已是“做市商”?
3、“原油宝”产品到底是理财产品?还是证券产品?
从中行发行原油宝的说明来看,中行是将原油宝当作一款理财产品来发行的。可是从其产品说明来看,这是一款与期货类似的产品,并且可以做多做空,随客户临盘操作判断而定。这就是说“原油宝”不是理财产品,而更像是证券。
既然原油宝是证券,是否经过了证监会的审批发行?如果没有,那么中行原油宝就有违法嫌疑。
4、中行“原油宝”挂钩的是期货虚拟盘,而非CME实际原油期货合约盘!发行这种产品是否合法?
“原油宝”交易本质上属于中国银行与客户“对赌”。即对于所有多头的客户来说,银行扮演空头的角色;而对于所有的空头客户来说,银行扮演多头的角色。因此,银行与其客户之间不存在资金的受托管理关系。
客户的买卖完全在中行的虚拟盘交易软件的系统内,与CME实际原油合约毫无关系。
中国银行作为百年大行,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 为什么能发行这样奇葩的产品?又为什么敢发行这样的产品给老百姓?
4月24日晚间,中国银行发布公告,对客户在疫情全球蔓延、原油市场剧烈波动情况下,投资“原油宝”产品遭受损失深感不安。我们一直在积极倾听大家心声和市场关切,全面审视产品设计、风险管控环节和流程,在法律框架下承担应有责任。
已经很明显,中国银行已经承认了“原油宝”产品的问题 ,愿意在法律框架下承担应有责任。4月26日晚,中国证券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目前,中行尚未对“原油宝”做多投资者追缴欠款或将其纳入征信,暂且也不会追缴欠款。
总之,对于中行原油宝事件,只等监管部分介入,出具权威性的处理意见,还客户一个公正的投资结果。
💕谢谢阅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股票平仓会影响征信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股票平仓会影响征信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