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业保险养老真的靠谱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商业保险养老真的靠谱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商业养老保险看起来那么美,是不是有什么套路在里面啊?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商业养老保险看起来那么美,是不是有什么套路在里面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在商业性养老保险的产品说明里是没有任何的套路的,但是他没有把弊端告诉你,这里面主要体现几个弊端,这里面的弊端我可以给大家说一下。
首先第1个弊端就是你购买的这款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当你在签订协议的时候,他承诺你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每个月可以领取1000块的实际收入,而且这个1000块的收入,一直可以领到终身,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在很多人看来真的很划算,因为如果要领到终身,可能你最终领取的额度要大于你的投资额度,这确实是有可能的事情,但是人的寿命是无法预见的,所以说保险公司堵的也是寿命的预期长短。
再加上我们还有一个弊端,就是若干年以后的1000块的购买力和现在1000块的购买力,它并不是一个等价的关系,可能你今年只有30岁,但是你当领取这个商业性养老金待遇的时候,就是30年以后,但是30年以后还按着1000块来给你发放,那么可想而知它的购买力不一定还贬值到什么程度,所以说就是这样的一个漏洞,导致我们在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时候,在现在看来是一笔不错的账单,但是将来并不见得有如此美好。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套路”是指精心策划的应对某种情况的方式方法,使用该方式方法的人,往往已经对该方式方法熟练掌握,并且形成条件反射,逻辑上倾向于惯性使用这种应对方法应对复杂的情况,心理上往往已经产生对此方法的依赖性、对人有较深影响,使用某种特定不变的处理事件的方式,对一些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形成“路数”,是名为套路。2016年互联网使得“套路”一词重新流行于年轻人之间。简单来说,该词偏中性在具体语境下略含有贬义,一般多指某人做事有所欺瞒或有极具实际经验的处事方法,从而形成了一类行为模式,即所谓的“套路”。
养老保险,分为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所以商业养老保险存在当代社会下存在是必然的,不是什么套路!重要的是您身边必须要有专业的保险代理人帮您做好科学的养老规划!
商业养老保险看起来美是因为它的演示数字,套路肯定是有,但不能全盘否定。
看起来美的原因是数据演示
你比如像这款产品的宣传,数据演示是相当诱人的,而这款产品的收益在年复利4%左右,如果告诉你实际的收益,你一定不会觉的高,但是在复利+时间的作用下,数字就比较好看。
尤其给小孩购买,在保险公司复利个七八十年,数据是相当漂亮了。
以上产品是固定收益的产品,如果是浮动收益型的产品,保险业务员在宣传的时候都按照高等结算或者高等分红来演示,数据会更诱人。
数据之所以诱人的原因是长时间的复利和高等不一定能达到的演示。
年金产品的套路肯定是有的
比如,前期大额返还,刚交10万的保费,保单生效就返2万的收益,其实是左兜钱再放右兜的把戏,而老百姓却很高兴,见到回头钱了。实际是你买了8万的保险,而保险公司按照10万来扣你的手续费,到底谁吃亏了?
再比如,钱返出来再进万能账户,这吐出来再吃进去的把戏。在这里我不详细的阐述为什么是套路了,因为保险公司给的观念是进万能账户是二次增值,收益更高了。感兴趣可以私下里交流。
年金产品的套路很多,需要去鉴别。年金保险所认为的缺点也很多,比如收益低、不灵活等等。
但是人性是有弱点的,克服人性的弱点需要借助工具来实现,而保险就是一个反人性的金融产品,需要与健康人谈疾病,年轻人谈年老,风险来临前谈风险,春风得意时谈失败。
保险是克服人性弱点的很好的工具,要学会利用而不能全盘否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业保险养老真的靠谱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业保险养老真的靠谱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