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什么是留存收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什么是留存收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留存收益是什么?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它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具体如下:
1.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累积资金。公司制企业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盈余公积。
2.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留存收益是什么?
留存收益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用户继续使用某个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收益。通俗点说,就是因为现有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平均水平,他们会继续使用该产品或服务,从而为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
相对于新用户的获取成本,留住现有用户的成本要低很多,因此,留存收益成为了很多互联网公司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
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用户体验等方式来提高留存率,从而获得更多的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主要是企业内部自我经营发展的源泉,对于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盈余公积是增加企业资本实力、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未分配利润则是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开展新业务的重要来源。
留存收益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其中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而未分配利润则是在将利润用于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企业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什么是留存收益?包括哪些内容?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
1.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经批准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2.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留存收益的账务处理:(一)利润分配
1. 利润分配概述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
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利润分配的顺序依次是:①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②提取任意盈余公积;③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会计科目的设置: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盈余公积补亏
利润分配中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以外的其他明细科目年末无余额。
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1)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进行结转:
借:本年利润【净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净亏损,则写相反分录。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3)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向投资者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4)将利润分配各明细科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二)盈余公积
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公司制企业应按照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下同)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非公司制企业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可超过净利润的10%。
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公司制企业按照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非公司制企业经类似权力机构批准也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经批准可用于:
(1)弥补亏损;
(2)转增资本;
(3)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什么是留存收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什么是留存收益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