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相互宝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计划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相互宝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计划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相互宝保障范围?
相互宝包含多个计划,其中:
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可保障99种重疾+恶性肿瘤+特定罕见病;
相互宝老年防癌计划可保障恶性肿瘤;
相互宝慢性病人群防癌计划可保障恶性肿瘤;
相互宝公共交通意外计划可保障航空意外伤害、火车/高铁等意外伤害、地铁/轻轨等意外伤害、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等意外伤害。最高可申请一百万互助金。
互助计划“相互宝”不是保险,为何也遇上“理赔难”?
”相互宝”虽不是保险,但也与保险类似,甚至有些人把它当做保险了。
因为它并不是像众筹一样,所有人各自捐款,让患者家属能得到筹金。它更像是所有相互宝成员作为一家保险公司的股东,虽然是家没有盈利模式的公司,当公司需要支付费用的时候,各个股东一起出钱,为一个股东治病,当这个患者是自己的时候会有千万人来帮助自己分担。
每个企业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股东,但合作最基本的也就是诚信。谁会与一个失信者合作呢?
而作为相互宝的理赔结果,第一结果是由调查员决定的,如果你是如实告知,诚信的加入这个互助平台中,审核结果就一定会通过,这与保险理赔一致,不存在任何纠纷;当调查员调查结果异常的情况,被保人存在隐瞒行为,就会由赔审员进行投票。但赔审员真的于情于理的去审核,也许能获得一些同情票,但失信者要超过50%的支持率真的是太难。
比起保险,我觉得相互宝的赔审员也许会更加严格,一旦调查异常,理赔率几乎为0。
所以大家无论是购买保险还是加入相互宝或者是任何一系列关与合约方面的事情都需谨慎阅读合约条款。切莫存在侥幸心理,群众的眼睛也许更加尖锐。
保险还有保监会监管,相互宝本质上不是保险,没有监管。理赔难大多数是没有如实告知,不管是相互宝还是保险,加入的时候都要如实告知,保险有代理人引导如实告知(所以负责任的代理人很重要),相互宝我看没有多少人如实告知,隐瞒身体健康状况,以风险体承保然后还想顺利理赔?谁也不傻
支付宝“相互保”涉嫌违规被约谈,升级为“相互宝”变身互助计划,你怎么看?
今天中午,火了一个多月的“相互保”不再是保险了。信美人寿和蚂蚁金服的蜜月期还没过完,就被迫分离!
蚂蚁金服官方发布了相互保的升级方案,将“相互保”变更为“相互宝”。
我们先了解一下详细内容,再来逐一分析分析,看看“相互宝”有哪些变化,到底还值不值得参加?
一、回顾公告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信美人寿不再是相互宝的东家,相互宝变成了一份互助计划,与壁虎互助、夸克联盟、e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众托帮、爰心筹等等,都是一样的性质了。
二、前后规则有哪些改变?
“相互保”变成“相互宝”后,规则也进行了一定的变更,比如:
1、之前分摊费用无上限,现在是2019全年总分摊费用不超过188元;
2、管理费将从原来的10%下降到8%;
3、未来如果相互宝的参与人数低于330万,计划也不会立刻解散,会继续为用户提供一年的大病保障;
4、如果是2018年加入的,2019年1月31日钱的费用,均由蚂蚁金服承担,用户不用出任何钱。
具体可以参考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本质上这些所谓的升级,只是为了留住用户,而实行的营销手段。
关于具体保障,其实和之前没有多大变化:
依然是0-39岁,赔付30万;40-59岁,赔付10万。
已经加入的老用户,可以一键升级至新“相互宝”,等待期不用重新计算。
说到底,互助计划和保险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为了让大家清楚的了解,我做了如下对比图供大家参考: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监管、还是具体保障,其实互助计划和保险都存在极大的差异。
大多互助平台的主体都是网络科技公司,对股东和资金等都是没有具体太多要求的。仅过去 2 年时间,就有数十家互助平台倒闭。
而保险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已经过银保监会严格把关,不仅对股东和资金有严格要求,在保险法的规范下,通过偿付能力的实时监管和保证金制度等一系列举措,确保公司能持续运作。
三、相互宝还要参加吗?
回头看看,相互宝在仅仅1个多月,参与人数就已经突破了2000万,虽然今天化身为“互助计划”,但相比其他互助计划,相互宝算是最值得加入的网络互助了。
所以,已经参与相互宝的朋友,也没有必要急着退出,可以保持张望,如果想退出也是可以随时走人的。
当然,仍然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相互宝”还是“相互保”都只是类似一年期重疾,都不足以作为主力保障。
深蓝君建议,如果已经成家立业,为求安稳,还是需要买一份长期重疾险的,这样才能持续稳定的获得保障。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条件就肯定会越来越差,到时候再去考虑长期险就不一定能通过健康告知。
四、写在最后的感悟:
其实,相互保险是最原始的保险形态,在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系统了。
美国占比37%,日本占比45%、德国占比43%、法国占比高达46%.....
但在我们中国,仍然还是一个新鲜事物。
从这一个多月的舆论,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保险和相互保之间的激烈冲击。
虽然相互保这次尝试失败了,但还是很值得点赞的,毕竟新的事物想站稳脚跟,难免要经受打击和挑战。
只希望未来的保险越来越好,能更好的造福人们。
如果大家有其他建议或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从相互保到相互宝,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是背后却有数不清的无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相互保上线1个多月,用户超过2000万,试问,传统保险公司内心是怎样的眼红?虽然从一款正规的受银保监会监管的团体重疾险变成了不受监管的网络互助计划,背后也不再靠着正规保险公司,但是服务不变,而且保障还升级了,2019年最高保费188元,超过部分由蚂蚁补贴,而管理费也有10%降到了8%。对我们用户而言,则是因祸得福了。对蚂蚁金服而言,这肯定是有点遗憾的。相互保到底犯了什么错?一是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审批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二是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宣传。说实话,就是宣传过程有问题,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至于产品都给关停。所以,背后的故事,各位自行体会吧。而某官员的一番话,则对蚂蚁金服是有些同情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相互保”将科技与互助的保险机制结合起来,不同于传统的保险商业模式,与已有的监管规则形成一定的张力。相互宝回归网络互助计划,信美人寿不再参与,这是监管部门基于维护现有监管规则以及不同市场主体竞争公平性的考虑。朱俊生表示,新生事物往往超过现有监管规则的适用范围,突破现有的部分监管框架,需要监管机构与行业加强沟通,应寻求规则适应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平衡。朱主任的这番话,已经讲明了这次相互保被叫停的原因,那就是按照传统保险的监管,相互保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当然不排除未来对监管条款进行修改,让相互保再获得重生的机会。商业保险的确是社保的有力补充,但是由于人们生活压力过大,保费过高,保险经纪人提成过高等一直以来的诟病,中国保险渗透率还不够高。这急需放开竞争,引入像阿里这样的金融机构,才有希望推出让广大人民都能负担得起的保险。希望这次相互保的挫折只是暂时的,不然这完全是跟目前国家倡导的提高民企待遇,让民企获得更多支持,让民企进入更多垄断领域等精神是完全相悖的啊!毕竟,便宜的保险,我们都是需要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相互宝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计划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相互宝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计划是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